注释: ①龙榆生《词体之演进》,原载《词学季刊》创刊号,后收入《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②刘尊明《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色》,《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③宋翔凤《乐府余论》,《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册,第2498页。 ④龙榆生《词体之演进》,《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38页。 ⑤王礼《胡涧翁乐府序》,《麟原文集·前集》卷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20册,第402页。 ⑥王士稹《花草蒙拾》,《词话丛编》,第1册,第673页。 ⑦纪昀《四库全书总目·类编〈草堂诗余〉四卷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24页。 ⑧杨芳灿《纳兰词序》,冯乾编校《清词序跋汇编》,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第195页。 ⑨缪钺《花间集平议》,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 ⑩唐圭璋《敦煌唐词校释》,《中国文学》1943年第1卷第1期。 (11)吴世昌《花间集简论》,《文史知识》1982年第10期。 (12)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6页。 (13)孙克强《唐宋人的诗词之辨》,《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14)例如苏轼《与陈季常书》:“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9页)《与蔡景繁书》:“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苏轼文集》,第1662页) (15)陈师道《后山诗话》,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六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2页。按:此则不见《历代诗话》本《后山诗话》。 (16)《后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上册,第312页。 (17)《能改斋词话》卷一、《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侯鲭录》卷八亦载晁氏此语,文字稍有异同。 (18)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丛编》,第5册,第4242页。 (19)袁行霈《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的〈兰陵王·柳〉》,《文史知识》1983年第9期。 (20)李清照《词论》,魏庆之《魏庆之词话》引,《词话丛编》,第1册,第201页。下引《词论》不再注明出处。 (21)谢桃坊《中国词学史》,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67页。 (22)孙光宪《北梦琐言》:“(温)词有《金荃集》,盖取其香而软也。”《历代词话》卷二引,《词话丛编》,第2册,第1110页。按:此则不见今本《北梦琐言》。 (23)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仇远语:“牛公【临江仙】,芊绵温丽极矣。”《词话丛编》,第2册,第973页。 (24)邓廷桢《双砚斋词话》,《词话丛编》,第3册,第2528页。 (25)董士锡《餐华吟馆词叙》,《清词序跋汇编》,第706页。 (26)胡仔《苕溪渔隐词话》,《词话丛编》,第1册,第172页。 (27)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37页。 (28)《中国词学史》,第68页。 (29)彭玉平《中国分体文学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97-98页。 (30)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词话丛编》,第2册,第1633页。陈廷焯《云韶集》卷五:“苏、辛千古并称。然东坡豪宕则有之,但多不合拍处。稼轩则于纵横驰骋中,而部伍极其整严,尤出东坡之上。”孙克强辑《白雨斋词话全编》,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27页。 (31)《灵谿词说》,第429页。 (32)刘熙载《词概》,《词话丛编》,第4册,第3694页。 (33)沈义父《乐府指迷》,《词话丛编》,第1册,第277页。下引《乐府指迷》不再注明出处。 (34)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上册,第295页。 (35)耐得翁《古杭梦游录》,《说郛》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36)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3页。 (37)廖美英、龙建国《缠令与唱赚考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8)《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2册,第1637页。 (39)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词话丛编》,第4册,第3475页。 (40)张炎《词源》,《词话丛编》,第1册,第259页。 (41)周曾锦《卧庐词话》,《词话丛编》,第5册,第4651页。 (42)张伯驹《丛碧词话》,《词学》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43)陈匪石《声执》,《词话丛编》,第5册,第496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