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早期兵家讲“主”“客”,兵书以主客对话为主;汉赋“述主客以首引”,虚设主客,就是从兵家来的。最早的兵书是讲诵的,需要默记口诵,所以韵律和谐,节奏感强,便于背诵。兵家讲气势,故兵书在修辞方面讲究,对仗排比,比喻对比,这和汉赋的铺排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简介:伏奕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兵书一般是指人类对战争中战胜之法经验的凝练与总结,这类经验应当是起源很早的,可以说自从原始人类有了战争,就有了对这类经验的总结,最早的总结应当是针对生产工具——即武器的使用的总结,例如在部落战争中应当如何使用木棍、石块、石斧、石刀、石矛等最为原始的武器,这种对战斗中徒手与武器战术动作经验的总结,后世《汉志·兵书略》称之为“兵技巧”,即“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也”①。到距今三万年左右弓箭诞生后②,武器正式脱离生产工具,成为专门的作战器具③。 进入文明社会后,战争的规模空前提高,“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二十四史中记录的战争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史记》的《夏本纪》《殷本纪》所记多半是战争。《左传》所记春秋时代的战争更是难以计数。降及战国,战争更频繁,更惨烈。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汉初年。兵书是对战争和战事的总结,所以中国的兵书经典大部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④。《尚书》《逸周书》《左传》等所记载的战争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所以战争以车战为主,交战双方一般选择在空旷的平原上摆开车阵,每车有三名战士,一名御手,负责驾驭战车;一名弓箭手,远程射击敌人;一名戈手,扫清战车周围障碍,保证战车顺利前进。每辆战车配备72名步兵在旁协助作战,他们一般手持弓箭或者戈戟,与战车一起构成一个战车群组。这种车战双方一般约好时间地点,摆开阵势,鸣鼓而进,鸣金则退,欺诈较少,由战车群组冲击进攻,胜负全凭冲击强度、兵员的多寡以及双方的气势。作战时间非常短暂,失败一方往往一触即溃,丢盔弃甲,自相践踏,溃不成军。最经典战役如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由于周军是统一有序的车阵,面对纣王临时武装的商朝奴隶,阵势一冲即溃,商军纷纷倒戈。车战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也是典型的车战⑤。这种作战方式可谓是典型的君子之战、贵族遗风,是符合周礼的,作战过程中也体现出人道主义关怀,比如“半渡不击”、“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阻碍”、“不鼓不成列”。后来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中期,战争中已经是“兵不厌诈”,而没落贵族宋襄公依然在战争中遵守上述法则,结果惨败⑥。 战国已降,战争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周天子更加衰微,战争的目的由春秋初期的“尊王攘夷”争霸战争转变为各诸侯国扩充自身实力的吞并战争。其次,战国中期骑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机动性、灵活性与远程作战能力。这种吞并战争的实质,决定了古时那种约时而举、鼓进金退的君子之战必将为各国将领所摒弃,取而代之的则是尔虞我诈、变化无常、出其不意、以假乱真的战术战法,并且有时借助阴阳五行之术,战斗变得旷日持久且杀伐惨重。在这种吞并战争中,武将的个人谋略显得愈发重要,往往在战斗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将星,比如孙武、吴起、尉缭、孙膑、商鞅、白起、王翦、王贲、廉颇、李牧、项燕等。如果说《汉志·兵书略》中的“兵权谋”中的“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⑦,主要是对春秋以前战事总结的话,那么,《汉志·兵书略》中的“兵形势”与“兵阴阳”,主要是对战国时期的战事的总结:“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⑧。 中国兵书的主要经典,就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保存至今的主要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等,虽然并非完全在这时期成书,但是其核心思想是在此时期形成的。其中尤其以《孙子兵法》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孙子兵法》除了在军事哲学上取得璀璨夺目的成绩外,文学价值亦非常值得称道,主要表现为: 第一,语言精练,比喻形象生动 《孙子兵法》仅短短六千多字,却被后世赞为“百代论兵之祖”,“千古武学之圣”,主要是因为它不拘于对具体战役战斗的论述,而是对战争的普遍原理进行哲理化的高度概括浓缩,故而行文简洁,语言形象生动,且条理清晰,读来明快流畅,在句式上有长有短,骈散结合。如《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篇短短十九字,就点名了战争的重要性和残酷性,以及国家对战争的态度。又如《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文中仅用“利”、“乱”、“实”、“强”、“怒”、“卑”、“佚”、“亲”等八个字(词)展现出敌人的八种状态,再分别对以八个字(词)说明我军应采取的策略,即“诱”、“取”、“备”、“避”、“挠”、“骄”、“劳”、“离”,非常精炼,言简意赅,准确得当,可以说无一复笔,也无一闲笔。类似的经典还如《谋攻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少则能战之,不若则能避之。”用“围”、“攻”、“分”、“战”、“逃”、“避”六字表述了对付敌军有生力量的六种方法,非常精炼准确。还有《势篇》中关于“兵势”的论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激水之疾”是大自然山川河流的现象,“鸷鸟之疾”是动物界的情况,《孙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阐明了战争蓄势造势和掌控节奏时机的道理,语言生动,发人想象。同样,在《孙子兵法》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很多抽象的战争哲学用人们熟悉的自然景观展现出来,使人豁然开朗。例如《形篇》:“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为了阐明军事中的形,《孙子》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军队实力强大,作战时就如同悬崖上百丈高的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变为生动具体的说明。《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及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这句是将能征善战的将领比作大自然的常山之蛇,因为常山之蛇灵活多变,警惕性非常高,能首尾相顾,用此比喻善于打仗的将领,非常恰当。《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又是用亲密的父子关系来比喻将领应如何对待士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