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诗悲剧意识审美类型论要(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东社会科学》 冷成金 参加讨论

    二、在悲剧真相中深情地追询
    盛唐是政治本体(以现实政治为根本出发点和精神归宿)乐感最为充分的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人的自信心空前高涨,对现实政治的功能、价值和意义的信仰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即便是对现实政治的质疑,也是建立在对政治本体观照下的现实认同和热爱的前提下的。在文化上,这是汉唐政治本体化历史进程中政治本体的合理性展示得最为充分的时期。中唐以降,政治本体衰微,文化本体(不以现实政治为依据的价值与意义的追询)逐渐兴起,唐宋文学的分野也由此明确。
    盛唐的浪漫主义在实质上是对政治本体的最强烈的乐感,是政治本体的合理性因素最集中的诗性释放。在这种情形下,人可以忽视一切困难,甚至无视一切不可能,直接抒发自己所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即使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生的悲剧真相,也不愿意承认,而是深情地追询,希求突破悲剧性。在这方面,李白的诗最为典型。如《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2)花间置酒,独酌无亲,这时候最容易敞开本真的心灵直视自我,与自己的生命本质对话。于是,李白举酒邀月,欲与天地同饮,结果是只能与影子和明月为伴,但这不是与天地同在,而是天地间的绝对孤独。“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不是消极的及时行乐,而是要冲出孤独,寻找欢乐,但最终仍然是一个人在天地间独舞:明月如人影,于我何有哉!人生悲剧真相一层层地揭示,至此显豁,但诗人并不放弃追求,明知明月无情、不可凑泊,仍要直接突破与人共生共在的现实悲剧性:“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真正的青春气质,也是浪漫主义的实质。再如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13)该诗呈现的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追询结构。开篇把酒问月,是中国自古以来追询价值的方式,“人攀明月不可得”,描绘的是人与月亮的距离,也是人与自然的疏离,但在盛唐的李白那里,情感改变自然,“月行却与人相随”,凸显的是一个有情的宇宙。接着,李白放开想象,以无限的热情和信心将大自然描绘得无比美好,李白不仅温暖了自然,还有“嫦娥孤栖与谁邻”之忧,可以说情满天地、情动天地、情变天地。但是,对于人生的悲剧真相,李白毕竟是清醒的,所以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之问。这是唐诗宋词中一种典型的追询方式,以月亮的永恒与人生、人事的短暂进行对比,经过对宇宙自然无限的深情美好的体认之后,无情地撕开人生困境,使人的价值空虚无所遁形。但接着李白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突破现实悲剧性:“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是一种消解,但这种消解不是悲剧意识的消除,而是面对金樽中的月光又兴起了新的悲剧意识,又进行了新的情感与价值的追询,并在追询中实现永恒。该诗在循环往复的结构中对人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深情的追询,这种循环往复的追询恰恰是我们在不断的心灵追询中建构价值的重要方式。
    在很多情况下,悲剧真相中的深情追询融化在整首诗的意境中,不可句摘。如李白的《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14)人生不能长聚,前途不能预卜,情感又不知着落何处,家园更不知归于何方?前四句就将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生之“愁”——亦即人存在的悲剧性——展示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当年王粲漂泊流浪的富有象征意味的“南登之古道”,李白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坚定地登上漫漫征途。最后四句表面上是写离别的怀念和伤感,实际上,“古道连绵走西京”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5)一样,满怀的是对现实和历史的深情,给人的是前进的力量。因此,这样的诗作是在整体上表现了悲剧真相中深情追询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