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马异同评》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明嘉靖李元阳刻本和明万历韩敬序刻本。 明嘉靖十六(1537)李元阳刻本是《班马异同评》诸本祖本。汪佃《序刻班马异同后》云: 旧未有刻本,吉郡士大夫家多私相传写,予始获见于今少宰钟石费公所手录以归。丙戌秋,被命校书于建。将携刻焉,既中死不行,今复官于兹。[1] 可见,《班马异同评》在明代嘉靖以前没有刻本,只在士大夫之间互相传抄。汪佃是从费寀手中得到抄本,计划于嘉靖丙戌(1526)刊刻,但因故未能成刻。费寀(1483~1548),字子和,号钟石,江西铅山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此本经李元阳校,汪佃序,福建刊本,每页18行,每行19字,单鱼尾,左右双栏,刻工依次有张田、江逵、周道员、余本丘、詹弟、余员、王浩、华文辉、陈珪、官福郎、陈友、王仲元、余海、华福、华寿、刘俊、石伯胜、黄文利、元生、罗福胜、江盛、江仁、游文、刘福成、王景英、江茂、华来、黄福英、施元友、江长深、黄文、顺生、陈天禄、余农、石胜等。此本孙星衍《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卷2有记载: 《班马异同》卅五卷,题宋倪思撰,元刘会孟评,明李元阳校,前有目录一卷,后有永乐壬寅杨士奇跋、嘉靖丁酉汪佃序。据杨、汪两跋,此书本名《史汉异同》,不题撰人姓名,旧未有刻本,李元阳付梓,据《文献通考》题作倪思,改名《班马异同》,每页十八行,行十九字。《史记》大字作正文,《汉书》小字注末。后有“嘉靖十六岁次丁酉山人高瀫覆校”十五字。收藏有“新安汪氏”朱文方印,“启淑信印”白文方印。[12] 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大理太和人,白族,嘉靖丙戌(1526)进士。高瀫,生卒年不详,《明史》卷99志第75有其《石门集》2卷。孙星衍(1753~1818)所提到的“新安汪氏”和“启淑信印”均是清代藏书家汪启淑(1728~1799)的印章,可知此书原是“开万楼”藏品,后归孙星衍。《藏园订补邵亭知见传本书目》卷4也著录有刘辰翁评点的《班马异同》,为嘉靖十六年李元阳刻本。现《史记考证文献汇编》所采用的底本即为明嘉靖十六年李元阳刻本。此刻本现国家图书馆和浙江大学图书馆有藏。 明万历韩敬序刻本是《班马异同评》的另一刻本,见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6记载: 旧有李元阳校,弋阳汪佃跋本。此则韩敬所序刊也。思字正甫,归安人,乾道二年进士,历官宝文阁学士,《宋史》有传。有“沈令闻印”“歙鲍氏知不足斋藏书”“鲍廷博印”三印。廷博,字以文,号渌饮,本歙人,寄居桐乡,嘉庆十八年特恩赏给举人。“知不足斋者”,其藏书处也。所刊丛书,多人间秘本。[10] 韩敬(1580—?),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字简与,号止修,明代状元。沈孚闻(1535~1583),原名沈令闻,万历丁丑(1577)进士,明代藏书家。鲍廷博(1729~1814),字以文,号渌饮,清代藏书家。可知此本曾先后经沈令闻和鲍廷博收藏。此本明天启甲子年(1624)曾经重新刊刻。此种明刻本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也藏有一种明万历韩敬序刻本,2函12册,每页18行,行20字,单鱼尾,单边。 明嘉靖李元阳刻本和明万历韩敬序刻本的区别主要有二:一是次序不同。李元阳刻本卷33为《滑稽》,卷34为《日者》,卷35为《货殖》。韩敬序刻本卷33为《货殖》,卷34为《滑稽》,卷35为《日者》。其他各卷次序相同,只是叙述偶有异者,如嘉靖本卷2为《汉高》,万历本卷2称《高祖》;嘉靖本卷12为《张苍周昌赵尧任敖申屠嘉》,万历本卷12称《张苍周昌任敖申屠嘉》,题目缺少《赵尧》;嘉靖本卷31为《鲁朱家剧孟王孟郭解》,万历本卷31则称《鲁朱家剧孟郭解》,题目缺少《王孟》等。二是两本所附序跋不同,嘉靖本有杨士奇跋和汪佃序文,万历本附有韩敬序文和杨士奇跋文。对勘《四库全书》所收之《班马异同》,发现其次序与明万历韩敬序刻本完全相同,可以肯定四库本是据万历本抄录而成。 《班马异同评》的体例具有独创性。本书比较《史记》《汉书》两书对应的篇目,考其字句异同,以观二书得失。全书以《史记》原文为主干,用大字书写,《汉书》增加的文字则用细笔小写,凡是被《汉书》删去的文字,就在其旁画一墨线标识,凡是《汉书》移动《史记》文字的地方,即注明《汉书》“上连某文,下连某文”。如某文被《汉书》移入其他纪传,即注明“《汉书》见某传”。刘辰翁的评语,一一列于眉端,十分醒目。如此一来,《史记》《汉书》二书的同异,一目了然,不但为研究品评提供了方便,而且创造出一种新兴的史书研究方式,如明代著名目录学家、书法家张萱(约1553~1636)《西园汇史》200卷就采用了这一体例。见清刘溎年《(光绪)惠州府志》卷27记载: 故余汇史,凡《左氏传》《国语》《公》《谷》二传、《战国策》为司马迁所采,其间字句互异者,皆仿宋倪文节公思《班马异同》,以《史记》为正文,五书为小注,而互存之,汇之为一。若太史公所未采者,又别汇之为史。余别详义例,盖汇二十九史,非汇二十一史而已也。[13] 更重要的是,《班马异同》从文字入手比较《史记》《汉书》异同的体例,直接开创了马班异同比较学,为《史记》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明人许相卿撰著的《史汉方驾》,就是对《班马异同》的直接继承和改造。清代吴广需对此书的行款和流变曾有细致的描述: 此书《书录解题》原作《班马异辞》,名似较正,不知何时乃易今名,其作俑于《文献通考》耶?国朝海昌许黄门相卿,苦其细书,文相连属,易于混淆,乃另为《史汉方驾》。同者从中大书,异者分左右行书,右史左汉。《四库提要》谓其条理井然,较思书为胜。此书曾校勘于乾嘉一代,顾从未获见者何欲?会当访求而并读之。[14] 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卷8亦记叙了此书的流变及影响: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嘉靖丁酉福建刊本,盖刘须溪评点,倪文节公思之书也。……海昌许黄门相卿苦其细书,文相连属,但以字形广狭为分,不便疾读,别为《史汉方驾》。史汉同者从中大书,史汉异者分左右行书,右史左汉,《四库提要》谓其条理井然,较思书为胜。余得于郡城书肆,盖黄门既殁,而仲君长孺侍御校刊者,侍御为先太常公女,夫两世皆以直谏著,黄门与先太常为道义交,其遗集余亦得藏之。[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