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晏殊、欧阳修“采莲”词论略(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2015年第201 诸葛忆兵 参加讨论

    二、舞蹈装束和动作
    明白采莲词所写乃酒宴间歌舞活动,词中所描写的装束和动作,就不是采莲女的真实着装或真实的水乡风光,更不是采莲的真实动作。词中所写,是歌舞妓的着装,或是为舞蹈特殊布置的背景。其动作也是或经过编排、或自由发挥的舞蹈动作。由此来读解晏、欧采莲词,就能较为确切地把握歌词本意。
    第一,装束。
    采莲歌舞妓之着装或舞蹈背景布置,围绕歌舞主题,有特殊要求。首先,她们是模仿水上乘舟采莲的动作,大致会有彩舫、仙舟和双桨、归棹之类与舟船相关的装束和舞蹈道具。史浩《采莲舞》之“花心”串场吟诗,便有“轻舠一叶烟波阔,嗜此秋潭万斛香”(17)之句。通常情况下,彩舫与歌舞服装连为一体,穿在歌舞妓身上,所有的舞蹈动作就有了乘舟或水上采莲的直观感受(18)。当然,将彩舫作为舞台背景布置,也是很常见的。上述的着装或布置,往往是比较大型的采莲歌舞表演时才有的装束。如果仅仅是寻常酒宴间的采莲歌舞,就没有布景,着装也相对随便。这样的生活常识,古今相通。晏殊《渔家傲》云“罨画溪边停彩舫”(19);“船头触散双”(20);“轻桡短棹随风便”(21);“池中短棹惊微雨”(22)。欧阳修《蝶恋花》云“永日环堤乘彩舫……菱花荇蔓随双桨”(23);“缥缈仙舟”(24);“归棹莫随花荡漾”(25)。《渔家傲》云“花底忽闻敲两桨……莲舟荡……船头阁在沙滩上”(26);“孤舟挽在花阴底”(27);“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28)。
    其中,与舞蹈华美场景相一致,以装饰绚丽的彩舫最为突出。唐、宋采莲词中,因而时时出现彩舫。五代李珣《南乡子》所写“乘彩舫,过莲塘”(29),即为采莲歌舞场景描写。当时帝王或富贵人家,甚至在水面上打造彩舫,表演采莲舞蹈,以作游戏玩乐之用。五代、十国时期之闽惠帝王延钧,“端阳日,造彩舫数十于西湖,每舫载宫女二十余人,衣短衣,鼓楫争先,延钧御大龙舟以观。金凤作乐游曲,使宫女同声歌之。曲曰:‘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澹澹,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又曰:‘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闽外传》)(30)
    其次,美艳妖妓表演采莲歌舞,突出的是声色之享受。荷花是采莲歌舞必须的装束或舞台布景,人面荷花相映衬,便营造了香艳的氛围。晏、欧《渔家傲》、《蝶恋花》、《雨中花》中有荷花、拈花、如花、菱花、摘花、看花、随花、花底、花气、花腮、花阴、花露、花罩、花轻、采花、隔花、落英、红蕊、红菡萏、红妆、红幢、红粉、残红等等语词,或为装束,或为布景,或为动作,都是要给观赏者呈现一场华美的表演。换言之,荷花丛中,歌舞妓翩翩起舞,香艳妖娆,声色俱备。
    与江上水面采莲关联,会有荷叶、莲叶、青凉伞、绿扇、绿盖、绿荫、绿柄、莲茎、青房、嫩房、莲房、双苞、蕊黄、金英、宿蕊、金粉、金蕊、抱蕊、嫩藕、锦鳞、烟草、荇蔓等等景物的布置或装束,共同打造出芬芳艳丽的采莲氛围。史浩《采莲舞》中“竹竿子”念云:“爱芙蕖之艳冶,有兰芷之芳馨。”(31)其中一首《渔家傲》唱云:“翠盖参差森玉柄,迎风浥露香无定。”(32)正是这种香艳氛围的具体描摹。证之以晏、欧采莲词,晏殊《渔家傲》云“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33);“秋水上,时时绿柄轻摇扬”(34);“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一把藕丝牵不断”(35);“绿柄嫩香频采摘”(36)。欧阳修《渔家傲》云“日脚沉红天色暮,青凉伞上微微雨”(37);“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38);“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39);“为爱莲房都一柄,双苞双蕊双红影”(40)。红花绿叶相配,歌舞场景色调变化而协调,观赏者能够获得比较充分的视觉审美效果。
    当然,采莲歌舞妓与其他歌舞妓着装及化妆有相同之处。如晏殊《渔家傲》云“脸傅朝霞衣剪翠”(41);“粉面啼红腰束素”(42)。欧阳修《蝶恋花》云:“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43)或者晏、欧采莲词中出现的罗衣、罗袖、胭脂等。这些化妆和装束,都不适宜真实的水乡劳作女子,而是舞台的需求。史浩《采莲舞》中“竹竿子”念云:“伏以仙裾摇曳,拥云罗、雾穀之奇;红袖翩翻,极鸾翮、凤翰之妙。”(44)这样的舞美装束,罗衣轻薄,飘飘欲仙,突出歌舞妓的艳丽和性感,以及舞姿的轻盈和缥缈。
    第二,动作。
    采莲歌舞演出,歌舞相伴,舞蹈动作舒缓优美。史浩《采莲舞》中“竹竿子”念词,有如此形容:“仗以遏云妙响,初容与于波间;回雪奇容,乍婆娑于泽畔。”(45)音乐、舞蹈、美姬,相得益彰。
    围绕采莲主题,常见的基本舞蹈动作有两种:水面划行和摘花采莲。
    其一,水面划行。或穿行于菱花荇蔓与荷花之间,或黄昏归棹离去,所有的舞蹈动作都要给出水上舟行的感觉。晏、欧采莲词关于这方面舞蹈动作有诸多描写。晏殊《渔家傲》云:“轻桡短棹随风便。”欧阳修《蝶恋花》云“永日环堤乘彩舫,烟草萧疏,恰似晴江上。水浸碧天风皱浪,菱花荇蔓随双桨”(46);“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47);“归棹莫随花荡漾,江头有个人相望”(48)。欧阳修《渔家傲》云“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49);“郎船不觉来身畔……回身急打船头转”(50);“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51)。其二,摘花采莲。这是舞蹈的主题和核心,所有的舞蹈动作和情感抒发都围绕此展开。在整个舞蹈过程中,该舞蹈动作时时重复出现。晏殊《渔家傲》云“试折乱条醒酒困。应有恨,芳心拗尽丝无尽”(52);“欲摘嫩条嫌绿刺”(53);“绿柄嫩香频采摘”(54);“越女采莲江北岸”(55)。《雨中花》云:“折得清香满袖。”(56)欧阳修《蝶恋花》云“越女采莲秋水畔……照影摘花花似面”(57);“和露采莲愁一饷……折得莲茎丝未放”(58)。《渔家傲》云“谁傍暗香轻采摘”(59);“醉折嫩房红蕊嗅”(60);“昨日采花花欲尽”(61);“贪采嫩香星眼慢”(62)。因为是舞蹈表演,故与之相伴,有星眼娇媚、嗅花怜惜、和露惆怅等表情和情感表达。
    采莲歌舞,主题是暗示或直接表达男女情爱。除了摘花采莲之外,水面上能与男女情爱发生关联的事物,时而被编入歌舞,成为表达情感的辅助手段。水面鸳鸯,成双成对,向来是男女情爱的象征物,也是采莲歌舞中常见的名物。歌舞妓或化身鸳鸯,翩翩起舞,抒情达意。晏殊《渔家傲》云“风淅淅,船头触散双”(63);“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64)。《雨中花》云:“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65)欧阳修《蝶恋花》云:“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66)《渔家傲》云:“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惊飞不许长相聚。”(67)是一种水鸟,色紫,喜成对游玩,又称紫鸳鸯。考察采莲舞中鸳鸯活动,大致舞蹈动作如下:双双相向而飞,愉悦睡眠花底,惊起仓皇徘徊。大意表达男女情爱的三个阶段:相识相恋,两情合欢,分手别离。以他人采莲词为证:五代李珣《南乡子》云:“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68)宋初徐昌图《河传》云:“采莲调稳,吴侣声相续。倚棹吴江曲。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69)北宋郑仅《调笑转踏》诗词相配,诗云:“白鸟孤飞烟柳杪,采莲越女清歌妙。腕呈金钏掉鸣榔,惊起鸳鸯归调笑。”词云:“擎荷折柳争相调,惊起鸳鸯多少?”(70)南宋史浩《渔家傲》云:“一片清歌天际起,声尤美,双双惊起鸳鸯睡。”丁羲叟《渔家傲》云:“却系兰舟深处住,歌声惊散鸳鸯侣。”周密《水龙吟》云:“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7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