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意象”到“事象”:叙事视野中的唐宋诗转型(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周剑之 参加讨论

    二、“事象”的成立
    从唐诗到宋诗,诗歌风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已无需多言。然论者多立足于抒情传统的视角来谈唐宋诗之变,而对于宋诗叙事性的增强论述不足。中国古典诗歌存在着叙事的诗学传统和发展脉络,宋代正是古典诗歌叙事脉络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从《诗经》开始,《楚辞》、汉乐府等诗歌中都有叙事传统的存在;而六朝以来,在诗缘情观念的影响下,发展出以意象为主、以抒情为重的唐诗。大约中唐时期,诗风又有所变化。在杜甫那里,已初步显示了“事”在诗歌领域的新发展,(13)还有白居易“为事而作”的新乐府,韩愈“以文为诗”的尝试,也都强化了“事”对于诗歌的意义。这些变化在宋代不断强化和新变,实际上重新发展了诗歌叙事性的倾向。相比于唐诗,叙事性在宋诗中日益突出。“事”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在诗歌评论中,都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以诗纪事的观念日益兴盛起来,“纪事”、“纪其事”、“记事”、“记之”、“以纪”等提法在诗歌领域中变得非常常见。以诗纪事的倾向,使得诗歌中景物类、形象性的内容有所减少,而行为性、动态性、过程性的内容有所增加。一旦引入诗歌叙事传统的视野,我们就可以看到,唐宋诗的表现方式存在从以“意象”为主向以“事象”为主的变化。
    在对比唐宋诗的不同时,温庭筠《商山早行》与黄庭坚的《早行》是一组常见的例子。龚鹏程在《知性的反省:宋诗的基本风貌》一文中以两诗对比,证明宋诗中知性反省的诗学取向。(14)这是从内在思理上指出宋诗主理的特色。而落实到具体的诗歌分析上时,其实我们可以从叙事性的角度发现两诗在表现方式上的重要区别: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15)(《早行》)
    两首诗写的都是清晨出行的情景。温诗因景物如画、宛然在目而备受推崇,“鸡声”两句以实词排比意象形成对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组成完整的画面,是对早行所见情景的共时性呈现。后一首诗则不同,“鸡”、“斗”、“行露”、“晓风”等,不能简单视为意象,也不是独立出现的景物,而是被纳入了诗人的具体感知和行为中。诗人“失枕”而从梦中“惊”起;通过“闻鸡”来判断时间、“占斗”来辨别方向;“知行露”、“觉晓风”,也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呈现诗人的感知行为;尾联“忽吐”,也用一个“忽”字传达了诗人看见秋阳的具体情境。诗联之间的视点具有连贯性和历时性,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叙述链。于是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与事相关的感知和动态行为,虽有形象感,但又区别于温诗景物(意象)组合。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诗体,两诗的表现方式却有差别。这或许可以表明宋诗所偏好的处理方式。这类表达为宋诗提示了一种可能,即以具有叙事因素的“事象”作为诗歌的重要元素,来完成诗歌艺术的创造。
    之所以将“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这类诗句视为“事象”,首先是因为其所体现的人物感知和动态行为,体现出颇为鲜明的叙事因素。需要特别指明的是,“事象”的“事”,是以古典诗歌的泛事观为基础的,泛指对各种客观存在的情事的记录。这个“事”不等同于过程完整的具体事件,而主要是与事相关的要素,既包括事件的情境、人物的行为、动态,也包括片断的闻见和事实,甚至还包括景物、情绪、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宋诗中常见的情况是:尽管诗题或诗序曰“记事”,但会在诗中留下写景、抒情、议论等内容。如陆游《庵中纪事用前辈韵》写的是“扫洒一庵躬琐细,蓬户朝昏手开闭。荒山斫药须长镵,小灶煎茶便短袂”等日常生活的片断;文天祥《纪事》:“狼心那顾歃铜盘,舌在纵横击可汗。自分身为虀粉碎,虏中方作丈夫看。”则写自己与元军谈判时的慷慨激昂。宋人倾向于将这些内容都视为“事”。在宋以前的“诗言志”、“诗缘情”理论体系中,更多强调“事”对于诗歌的引发作用,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歌诗合为事而作”等诗学观念,也可以说“事”是被放在了“情”“志”的大类下面。而宋诗进一步发展了诗歌的泛事观、以诗纪事的观念,凸显了“事”的地位,将“事”视为较大的范畴,而景物、行为、言语、情绪、感受等皆可以在“事”的统辖之下。在宋诗中,一首兼有写景、抒情、叙事因素的诗歌,诗题不见得是“咏怀”、“感遇”、“即景”,却更倾向于采用“纪事”、“记事”或“即事”时,鲜明反映了宋诗关注重心的转移。
    “事”因素在宋诗中的增加,是“事象”成立的基础。不过以“事象”称之,又与诗歌表现事的方式有关。所谓“事象”,不可简单等同于叙事诗中的叙事。“事象”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及汉乐府中典型叙事诗的表现方式是有所区别的。“事象”不是对事件完整过程的展开,而是经由诗性提炼的片断性存在。它既有“事”的要素,又有“象”的形象性特点。事实上,中国古典诗歌中叙事的主要存在形式并非叙事诗,而主要是以片断的形式出现。(16)可以说这种片断式的呈事方式,正是古代诗歌叙事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有所遇而书事,但并不聚焦于事件的完整性;既有事的因素,但又不是对事件完整而细致的陈述。这种追求在宋代得到了理论上的认定。宋人不主张白居易《长恨歌》式叙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17)而讲究取舍剪裁,追求“言简而意尽”的诗歌叙事策略。(18)而这也是“事象”区别于历史、小说等其他叙事文类,成为诗歌独有存在的重要原因。
    总之,“事象”的核心特点在于,它不是单纯的形象,而是对事的要素的提取和捕捉,以呈现动态的、历时的行为和现象。当代学者虽偶有以“事象”论诗者,但往往囿于抒情传统,很少能从叙事传统揭示“事象”的本质。(19)这是“事象”未能在诗歌领域获得重视的原因。其实“事象”在哲学领域已经受到关注,有学者认为“事象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态。(20)对于宋诗的“事象”而言,它可以唤醒人们对某一事的识别,读者可以依据这一事来想象其中的情境或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宋诗的主流特色,不是“鸡声茅店月”式的共时性感受,更多是历时性、过程性、融合着动态行为,甚至主观感受等更为复杂的表现形态。
    因此,从“事象”的角度来理解宋诗,许多用意象不易解释的问题就可以获得解答,而且能够照见许多从意象视角难以凸显的诗歌内涵。其中显而易见一项便利,即有助于使历时性、过程性的内容获得诗性的呈现。就好比《早行》中前后发展的叙述链。又比如苏轼的《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椀,坐听荒城长短更。
    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式的字眼:深清、大瓢、小杓、春瓮、夜瓶、雪乳、松风等。从意象角度解释,固然可以感受到煎茶的清幽闲雅之美,却可能错过这些字眼背后对煎茶过程环环紧扣的叙事安排。诗人在这些物象的组合中暗含视点的流动和时间的推移,每一句诗皆含一个事象,且事象之间紧密勾连:第一句写火,第二句写取水;第三句从江中舀水装入瓮中,第四句从瓮中再舀水到煎茶的瓶中;第五句形容茶汤煮沸,第六句是将煎好的茶汤倾倒出来;七八两句喝茶。诗歌一句接续一句,亦即一事接续一事,是前后完整的煎茶顺序,不可调换,不可或缺。而此诗之美,实在于汲江煎茶这一充满雅趣的整体过程。
    不仅如此,“事象”又有助于解释诗歌用事中所包含的叙事特性,并进一步认识古典诗歌用事以叙事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用事又称用典,在诗中出现通常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而非叙事方式。“用事”之“事”的含义与一般意义上的“事”有所区别,特指典故或事例。不过从广义的层面来看,“用事”所用之“事”常常也属于一般的“事”的范围内,因而为“用事”与叙事二者保留了沟通的途径。宋人对于用事特别讲究,对所用事典内容的充分开掘和利用,促进了用事向“事象”的转化。如杨亿《汉武》:“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全诗以富于叙事意味的事典作为诗歌组成的元素,即通过“事象”的组合来传达诗歌内涵。诗中几乎每句都含典故,都是与汉武帝相关的史实。蓬莱、弱水、竹宫、金掌,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意象,诗人并不是要借助它们营造出一个供人直接体会的画面情境,而是要通过这些语词唤醒背后的典故内容,让读者在与这些文辞相遇的时候,联想到相关的历史事实,通过这些史实的叠加来呈现汉武帝热衷求仙而轻视人才的行为。这类用事方式,在开启宋诗以才学为诗风气的同时,也开启了宋代诗歌重“事象”的趋势。利用相关典故与事融为一体来叙述,这是宋人的一大收获。如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有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青州从事”用的是《世说新语》里的典故,桓玄有主簿善品酒,曾称美酒为青州从事。“乌有先生”则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两句意为:章质夫所送的六瓶好酒不见了。苏轼所要叙述的事件其实很简单,但他不直说,而是选取了这两个典故,将叙事与用事结合得天衣无缝。
    与“意象”丰富的唐诗相比,“事象”在宋诗中表现得更为活跃。诗人捕捉并提取事的要素,以呈现动态的、历时的行为和现象,兼具相关人物、景物、环境、场景的形象感。诗人对于事象有着越来越精密的提炼,促进了事象表现的丰富多彩。不过,对于读者而言,“事象”的形象感通常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需要理清“事象”的内容及潜藏其中的前后关系,才有可能唤醒这些形象。“事象”一方面帮助诗歌拓展了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