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清代诗人施兰垞及其文学活动考论——兼谈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的写作时间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范建明 参加讨论

    二、施兰垞其人略考
    有关兰垞的生平记载非常罕见,即便有也很简略。③吴骞《兰垞遗稿序》中关于兰垞的记述是比较早的。序文开头云:
    施秀才兰垞,海昌人也。少以能诗受知于乡之先达,颇自矜许。及长,累困于制科,尝郁郁不得志。雍正乙卯,诏州郡举博学鸿词,兰垞名在荐中,亦不登第。老而厄穷益甚,唯放情歌咏,以摅其不平。性复狷急,善谩骂人,以是率不乐与友,独于仁和杭太史堇浦为忘年交,唱和尤密。庚辰仲秋,年七十余病殁。闻伊子前夭,一孙尚幼,意甚悼焉。……“庚辰仲秋。年七十余病殁”一句言及兰垞的卒年,极为重要。“庚辰”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此年兰垞70多岁。患病而殁。如前所述,吴骞此序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写的,也就是说,《遗稿》是在兰垞死后两年多之后抄写的。另外,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有如下记述:“同邑陈微贞上舍诗文清绮,为厉樊榭、杭堇浦诸前辈所知。施兰垞作《浣纱图》,盖以姓自寓也。微贞题云:清溪一曲苎罗滨,谁把夷光为写真?岁岁浣纱犹未嫁,番教不及效颦人。兰垞甚悦。”[4]“岁岁浣纱犹未嫁”一句,可与吴骞序文中“累困于制科,尝郁郁不得志”“举博学鸿词,亦不登第,老而厄穷益甚”互为注脚。再有,《海宁州志稿》卷二十九“人物志·文苑”据陈莱孝《谯园诗话》记载云:
    施谦,字自南,号兰坨,诸生。工诗文,早岁出游,结交皆老苍,尤为查编修慎行所引重。暮年学益邃,而性本高洁,落拓不羁,厄穷以老。乾隆己卯与修邑志,与陈莱孝甚相得。次年谦卒。莱孝过其池南书屋,寡妻孤儿,炊烟几断,赋诗哀之,读者皆凄绝。陈莱孝(1728-1787)比吴骞大5岁,是同乡又是同时代的人,字微贞,号谯园,浙江海宁人。国子监生。诗文清绮,尤精金石之学,厉鹗、杭世骏目为畏友。著作颇丰,诗文集有《谯园诗集》三十二卷、《谯园诗话》三卷、《淡生文钞》十卷等。莱孝与晚年的兰垞因修邑志而有直接交往,并且关系甚好。莱孝也记述了兰垞的卒年,乾隆己卯的次年就是庚辰年,与吴骞所记相同。只是“寡妻孤儿”一句与吴骞所记“伊子前天”似有龃龉,其实二者都有根据,并不矛盾。吴骞所记“伊子”,名达楷;莱孝所记“孤儿”似兰垞所纳“吴姬”所生。④
    吴、陈二人都记载了兰垞的卒年,而没有言及其生年。《非非想集》最后一首七言长诗,题为《传经图为查药师赋》,其中有“而翁较我少三岁,廿载握手如弟昆”二句。查药师,即查岐昌(1713-1761),字药师,号岩门山樵,浙江海宁人。查慎行之孙,查克念之子,诸生,官崇明县令,工诗文。著有《岩门诗文集》四十卷、《巢经阁读古记》一百卷、《南烛轩诗话》等多部著作。药师之父查克念,字惟圣,号双峰,海宁人,雍正甲辰(1724)举人。著有《双峰诗钞》六卷。据《查他山年谱》[5]记载:“(康熙)三十年辛未,先生年四十二。春,幼子克念生。”兰垞自述查克念比他“小三岁”,那么其生年应该是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另据《神听集》所收《孟陬十三日为余初度之辰……》诗,可知其生日是正月十三日,至卒年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在世73年。另外,从“廿载握手如弟昆”一句可知兰垞与查克念交往之长、与查家关系之深,可与陈莱孝《谯园诗话》所记“早岁出游,结交皆老苍,尤为查编修慎行所引重”互证。
    吴骞序中提到“雍正乙卯,诏州郡举博学鸿词,兰垞名在荐中,亦不登第”,这在兰垞的一生中可以说是一件大事。关于荐举博学宏词,《海宁州志稿》卷二十六《选举表中》记载:“先是雍正十一年诏开博学鸿词科,至是乾隆元年合内外所举凡二百七十六人,御试保和殿,取中一等五名,二等十名,复于次年补试,取中一等一名,二等三名,余俱放还。……施谦,据吴兔床《兰坨诗序》补。”⑤据此可知,《海宁州志稿》记述兰垞应试博学鸿词,依据的是吴骞(号兔床)《兰垞遗稿序》的记载。那么,吴骞的根据是什么呢?应该是施谦的以下自述:第一,《虚槎集》小序开头“雍正乙卯应制科下第。省试,处州司马袁迪庵斋先生荐,元主司误抹经语,被放。”第二,《神听集》所收《三峰山馆怀临海侯元经客经师》尾联“下第渐吾老”句下有“余之举博学鸿词,皆为忌者所抑”的自注。第三,《非非想集》所收七言律诗《林余斋先生六十》四首之三尾联“独愧鲰生叨屡荐”句下自注云:“乙卯丙辰两举制科,独蒙首荐。”关于林余斋,《海宁州志稿》介绍云:名绪光,字凤溪,号余斋,福建闽县人。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任海宁知县。由此可知,《遗稿》中多处提及应试博学鸿词,这应该是吴骞序文的依据。其实,兰垞所谓“乙卯丙辰两举制科”,说的并不是北京保和殿上的考试,而是在此之前各省举行的荐举资格考试。例如袁枚也曾参加过雍正乙卯年的博学鸿词考试。他在《随园诗话》卷十四记载云:“雍正乙卯春,余年二十,与周兰坡先生同试博学鸿词于杭州制府。其时主试者:总督程公元章,学使帅公念祖。”袁枚所记与兰垞所述应该指的是同一次考试。也就是说,兰垞和袁枚于雍正十三年乙卯都参加了博学鸿词的荐举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正式获得被荐举资格,而兰垞因为“下第”最终没有获得被荐举的资格。所谓“乙卯丙辰两举制科,独蒙首荐”,说的只是由知县林绪光荐举他参加博学鸿词的预备考试。吴骞所记“雍正乙卯,诏州郡举博学鸿词,兰垞名在荐中,亦不登第”,虽然言辞含糊,因为有“雍正乙卯”之限定,本无问题。而《海宁州志稿》的记载似乎是说兰垞得到了最终被“荐举”的资格,不免失实。尽管兰垞参加的是博学鸿词的预备考试,结果“下第”,然而两次被知县推举为第一人,可见其才学非同一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