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礼记》是孔子及其弟子、后学论述先秦礼制的文集,作者并非一人,各篇的写作年代不一。关于《经解》篇的产生时代及“孔子曰”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王锷先生《〈礼记〉成书考》经多方面参照、考索,认为《经解》应成篇于战国中期;“《经解》所载孔子言论,明确说‘孔子曰’,绝非向壁虚造,当必有根据”。(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4-209页。)徐复观先生认为《经解》出于荀子后学,“这里的‘孔子曰’,未必是出于孔子,但必出于先秦传承之说”。(参见《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1页。)《经解》篇的写作年代,笔者倾向于认同王锷先生的推断,即战国中期。关于“孔子曰”的问题,笔者同意徐复观先生的说法,即未必就是孔子本人的原话,但又来自孔子的思想,或者说切近孔子的认识。 [2]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609页c. [3] [美]冯·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等译:《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4]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16页。 [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4页。 [6]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董治安编《高亨著作集林》第二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95页。 [7] 胡平生:《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1页。 [8]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316页。 [9]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68页。 [10]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下),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069页。 [11] 张双棣等:《吕氏春秋校注》(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1页。 [12] 具体篇目,何楷、魏源、王国维、高亨、孙作云、杨向奎、姚小鸥等人皆有考证,此不赘述。 [1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14]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388页c. [15] 《论语·八佾》,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页。 [1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787页bc. [17]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87页c. [18]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07页b. [19]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42页a. [20] [汉]刘向:《战国策序录》,见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1355页。 [2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页bc. [22]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67页。 [23]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385页、386-387页。 [24]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48页。 [25]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77页。 [26]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77页。 [27]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01页。 [28]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09页c. [29]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51页。 [30]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2页a. [31]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97页。 [32] 胡适:《说儒》,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第80页。 [33] 例如《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慵,降此鞠凶。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34]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56页。 [35]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221页。 [36]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468页。 [37]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94页b. [38]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287页。 [39]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294页。 [40]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296页。 [41] 徐朝华:《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42]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下),第515页。 [4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19页。 [44]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41页。 [45]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08页a. [4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08页a. [47] 《论语·雍也》,见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4页。 [48]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0页。 [49]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1164页。 [50] 杨伯峻:《孟子译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8页。 [51]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7页。 [5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32页。 [53]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63页。 [54]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1页。 [55]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10页。 [56]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4页。 [57]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上),第14页。 [58]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23页。 [59]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33页c. [60]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第62页b. [61]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页。 [62]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63]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99页。 [64]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92页。 [65]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36页。 [6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10页a. [67]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120页c-1121页ab. [68] 孙作云:《论二雅》,《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343页。 [69] 朱光潜:《诗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70] 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1161-1164页。 [7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1161页。 [7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第395页。诗句见《诗经·小雅·小旻》、《诗经·周颂·敬之》。 [73] 若仅从今传《诗经》的文本来看,《诗经》编订之年理应在秦人赋《黄鸟》篇之后;然而,据董治安先生《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所附相关图表(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第27页),此前累见于《左传》、《国语》记载的引《诗》、赋《诗》已多达三十九条。这说明,《诗经》的编订成书并非在春秋后期的某个时间被一次编成定本后才一下子传播开来的,而是久已为上层贵族所传习、熟知。 [74] 参见董治安著:《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第22页。 [7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933页。 [76] 《肆夏》的前三首,名《樊》、《遏》、《渠》。《肆夏》亦见于《周礼·乐师》:“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77]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87页c. [78] [明]李文利:《大乐律吕考注》,《续修四库全书》第1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b-176页a. [79]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上),第116页。 [80] 张双棣等:《吕氏春秋校注》(上),第855页。 [8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1016-1017页。 [82] 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学校原始论第九》,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94页。 [83]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97页b. [84]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97页b. [85]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上),第9-10页。 [86] Confucius and Ancient Chinese Literrary Criticism, in Chinese Approach to Literature. Edited by A.A.Ricket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36 [87] 傅道彬:《“诗可以兴”:由艺术兴趣的思想延伸路线》,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8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第445页。 [89]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362页。 [90]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399页。 [91]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414页。 [92]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52页。 [93]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54页。 [94]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69页。 [95]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77页。 [9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547页b. [97]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547页b. [98]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山东友谊书社影印本,1992年,第1429页。 [99]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下),第410页。 [100]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第1341页。 [101]《汉书·儒林传》载,王式为昌邑王师,后昌邑王以行淫乱被废黜,其君臣皆下狱,“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班固:《汉书》第十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01页。) [102]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第2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31页。 [103]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09页c. [104]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10页a. [105]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09页c. [106] 如张毅解释说:“敦厚是老实,‘愚’指过分老实而以直言获罪,有失礼处。”(《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黄珅解释说:“对统治者来说,‘愚’就是失礼,就是谤黩。而对一般人来说,‘愚’即徒以直言获罪,而无补于事。”(《“温柔敦厚”析》,载《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3期。) [107] 胡适:《说儒》,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第82-83页。 [108] [清]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一,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94页。 [109]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77页。 [110]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362页。 [111]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47-548页。 [112] 郭店楚简《五行》第41简,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34页。这里为方便计,古字皆用今字写出。 [113]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92、593页。 [114] 程俊英:《诗经译注》,第589页。 [11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第111页。 [11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第658页。 [11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1020页。 [11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第801-803页。 [119] 《论语·为政》,见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7页。 [120]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董治安编《高亨著作集林》第二卷,第693页。 [121]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41页。 [122] [德]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123] [宋]朱熹注,赵长征点校:《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