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边家珍 参加讨论

    《诗经·秦风·小戎》篇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35]的话,直观可感地揭示了上述“温”、“柔”观念的文化内涵。《诗经·小雅·都人士》谓“彼都人士,充耳琇实”[36](“充耳”是玉制佩饰物,又称“瑱”),周代贵族大都有佩玉的爱好,因为美玉总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与“仁”的品德非常相似。《礼记·聘义》篇记孔子曰: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37]。
    在孔子看来,玉所体现的不仅是近于“仁”的温和,还有“义”、“忠”、“信”、“道”、“德”蕴含其中,是近于完美的君子人格修养的投射。
    周人以“礼”建构整个社会,同时又认识到须济之以“和”。《诗经·小雅》里《鹿鸣》篇云“鼓瑟鼓琴,和乐且湛”[38];《常棣》篇云“兄弟既具,和乐且孺”[39];《伐木》篇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40],都体现了“和”的精神。《尔雅·释诂》云:“谐、辑、协,和也。”[41]周人把“和”视为协调关系、消解矛盾、减少冲突的重要途径。他们在处理政务时,特别注重君臣之间的协同,以期和衷共济。《国语·郑语》记史伯之言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42]“以他平他”,就是把相异的东西调和统一起来;如果仅以同补同,只能导致事物的衰竭与消亡。春秋时,晏子进一步发挥史伯关于“和”的思想,《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子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其泄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43]晏子认为臣下从否定的角度进谏,也是“和”的重要表现。《论语·子路》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44],也当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中”也是与“温柔敦厚”诗教观有内在联系的观念之一。周人很重视“中”德,《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云:“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45]“中”,贾公彦疏谓“使得中正也”[46]。春秋时,孔子曾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47],他看到了“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希望通过“中”来寻求某种“边际平衡”,力图使对立双方的矛盾斗争永远保持在某种弹性限度之内,使事物保持其旧质的稳定性,今人所谓“斗而不破”是也。守持中道,无过无不及,警惕某种过度的东西,可抽象为“A而不A'”。《论语·八佾》记孔子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8],《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评《颂》诗所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49],均可理解为对“中”德的崇尚。孔子的处世方式及某些思想主张,也可由“中”德而得到解释,如: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50]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51]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52]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53]
    质生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4]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5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56]
    从人际关系的实践来看,要做到“中”,必然伴随着自我克制,《国语·周语上》记邵公之言曰:“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57]怼,怨恨。在邵公看来,“险而不怼,怨而不怒”才是恰当的事君之道。《论语·颜渊》篇孔子说的“克己复礼”[58],也是这个意思。《礼记·中庸》有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59]在处世为人方面,只要努力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就能够达到合乎中庸之道的高明境界。
    “温柔敦厚”中的“敦”、“厚”,与上述“温”“柔”“和”“中”等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敦”,厚重笃实。《易·艮卦》:“上九:敦艮,吉。”孔颖达疏:“敦,厚也。”[60]“厚”,厚道,不刻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61]徐复观先生将“敦厚”解释为一种“富于深度、富有远意的感情”[62]。后人也把“敦厚”说成“忠厚”,将其视为合乎礼教及中庸之道的人格修养的体现。
    《诗经·卫风·淇奥》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63]周代贵族教育下所涵养的人格精神,属于周代上层社会具有主导意义的文化形态。春秋时,孔子本人身通“六艺”,以温、良、恭、俭、让著称,他在《论语》中反复称许孝、悌、仁、礼、恭、宽、信、敏、惠等德行,可谓周代贵族人格教育的典型体现。《礼记·经解》篇讲“温柔敦厚”,原本侧重的就是“其为人也”,这种诗教观与同处于“轴心时代”的西方诗学的重要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更贴近主体的道德涵养与性情特征,是周代贵族理想人格追求在诗学上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