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情境诗学:理解近世诗歌的另一种路径(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 张剑 参加讨论

    二、近世诗歌的日常化、地域化和私人化
    中国古典诗歌体式至唐大备,后世并没有产生出以往没有的新形式。在这相对稳定的形式中,唐诗和宋诗可说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基本审美范式,元、明、清诗歌大体都可以划归到这两种范式中,如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所言:“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2]唐宋诗之争由来已久,且研究成果丰硕②,这里不拟详说,但相较于唐诗,宋诗写作更具日常生活化的倾向,这是共识。仿佛所有高雅浪漫的题材被唐人挖掘一空,宋人大量转而向日常琐细生活要诗料,不仅咏劳动者的水车、秧马,也咏文人的笔墨纸砚,还咏人类共有的日常生活和生命感受,如理发、洗足、服药、食粥、打瞌睡、肚子痛等。由于某些相对生新的题材在原有的诗歌遗产中较难找到对应的雅语,故吟咏中又常采用日常用语,从而造成了宋诗题材和语言的双重日常化取向③,而且这种日常生活化,愈至后代愈见全面和详细。内藤湖南说:“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3]宋诗的日常生活化,可说是近世诗歌乃至近世文学的一个总体特征④。
    近世诗歌除了日常生活化倾向外,还有一种地域化和私人化的倾向。即诗歌不是追求建立普泛性和共享性的话语权力,而是呈现地域性甚至私人性的话语空间。地域文学的意识,一般认为自宋代开始,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流派——“江西诗派”,即出现在宋代。明清两代进一步呈现出多元的文学格局和地域特征,蒋寅先生曾令人信服地指出:“明初开国,由越派、吴派、江西派、闽派、五粤派瓜分诗坛的局面,可以视为一个象征性的标志,预示了以地域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时代的到来。清代的文坛基本是以星罗棋布的地域文学集团为单位构成的……地域诗派的强大实力,已改变了传统的以思潮和时尚为主导的诗坛格局,出现了以地域性为主的诗坛格局。”[4]近世诗歌对于私人生活及生命的体认也逐步加重,陈寅恪说:“自来诂释诗章,可别为二。一为考证本事,一为解释词句。质言之,前者乃考今典,即当时之事实。后者乃释古典,即旧籍之出处。”[5]“释古典”即释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考今典则是考作者本人的处境和心情。“古典”较之“今典”,更能跨越地区差异和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但近世诗歌的今典和自注现象却大大增多;不惟如此,近世诗歌的诗题,其时间、地名、事件的交代都更加明晰;近世诗歌的诗集后还常附入年谱,自传意味增浓等⑤。这一切都使其带上了私人生命史和生活史的意味⑥。
    清代诗歌,有几个现象值得玩味。一是几乎大部分诗家都或多或少地创作有竹枝词,而竹枝词是风土味很浓厚的一种诗体,似可反映清诗地域性的增强。二是怀人诗的大量出现,动辄数十甚至上百首,如陈用光有《秋暮怀人诗十五首》,朱珩有《岁暮怀人二十六首》,宋咸熙有《怀人诗四十首》、《后怀人诗三十首》,蒋攸铦有《雪鸿纪迹六十首》,朱文治有《再续怀人诗六十首》,金亚匏有怀人诗七十首,石椿有怀人诗百首,万慎子《南昌旅次怀人诗百首》(作于民国三年)等,以上仅是就道光以降诗坛略举数例而已。三是“感旧诗集”的编纂,即将师友诗作选编成集以兹纪念,如王士禛的《渔洋山人感旧集》收顺、康两朝与自己有交游的诗人333位,诗作2572首;吴翌凤的《怀旧集十二卷续集六卷又续集二卷女士诗录一卷》仿王渔洋《感旧集》之例,取五十余年来所录前辈及同好中已往者之诗,编缀而成;张之洞亦辑有《思旧集》,选编十八位昔日友人诗作。怀人诗的写作与感旧诗集的编纂,其实都饱含着对昔日人事的感怀和眷恋。四是清人爱将值得纪念的经历绘制成图,并自题或索题他人诗词⑦,如钟令嘉有《自题归舟安稳图》七首,毕沅有《自题慈闱授诗图》四首,长沙瞿氏《分灯课子图》载有熊少牧、左宗棠、曾国荃、郭嵩焘、俞樾、曾纪泽、张之洞、王闿运、陈三立等诸家题咏,钱士青《机声灯影图》题诗者多达一百四十三人⑧,章寿麟的《铜官感旧图》亦有百余人为之题咏,莫友芝的《影山草堂图》也索题友朋诗文甚夥,他还为老友陈锺祥的《十年鸿爪八图》册子题诗(诗题《息凡示〈十年鸿爪八图〉册子,各系一詩》),等等,图文并茂的方式,使生命的追忆和人生的品味更显华茂深情。
    值得注意的是,近世诗歌的日常化、地域化和私人化倾向,与近世诗学观念、诗人身份和诗歌功能的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典诗学体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唐诗经典作家作品(即陈廷焯所谓的“精绝者”)高度推重的基础上,由此形成的评判优劣标准,如风雅、格调、神韵、意境、气象,乃至陈廷焯标举的“沉郁顿挫”等,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阐释传统,并能较为契合近代以来的“纯文学”观念,在今天文学史研究中占据主流位置,可称之为“经典诗学”。其中,“诗道高雅论”是“经典诗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诗,雅道也”[6],风雅、古雅、典雅、雅正、雅净,以及意义相近的脱俗、出俗、拔俗、避俗、超俗等术语,无不彰显着诗道高雅的传统[7]。面对宋代诗歌日常生活化或世俗化的创作实际,该如何调和它与“高雅”之间的矛盾呢?宋人的智慧是将“俗”暗暗统摄进诗道高雅的传统里。北宋梅尧臣论诗已有“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之语,经黄庭坚转述后影响甚巨[8],黄的“点铁成金”论即可视为此论的翻版;苏轼亦言“街谈市语,皆可人诗,但要人镕化耳”[9],“街谈市语”本是日常生活的俗语,但经过“镕化”,方能转俗为雅。吴可《藏海诗话》谓陈子高“‘江头柳树一百尺,二月三月花满天,袅雨拖风莫无赖,为我系著使君船’,乃转俗为雅。”[10]亦同此意。经过如此创造性的转换,近世诗学观念中的“高雅”实际上已与唐代论诗标准貌合心离。
    从诗人身份和诗歌功能来看:近世以来下层文人的数量呈增加趋势,他们虽然接受了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但毕竟不在上位,并不迫切要求和遵循“温柔敦厚”的诗教功能⑨。他们中的部分人固然重视自己的诗人身份、诗歌使命和诗坛地位,但也有很多人并未将诗歌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神圣事业⑩,亦无意在诗歌上与前人较长计短,因此不必追求诗歌内容的崇高和艺术的创新。所谓渔樵耕读,各司其业,诗歌对于这些文人是份内之事,是其生活和生命的自然反映,或是消遣岁月的智力劳动。这样的诗歌不仅可以用来抒情言志,也可以用来干谒求助、交际酬应等,如我们从近世大量唱和诗,包括技巧上乏善可陈的唱和诗中,可以深刻体味到种种复杂的社交礼仪和人情世故。于是诗歌不仅在题材和语言,而且在功能上也趋于日常化或世俗化。诗歌变成了世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变成了人际关系的一张美丽名片。社会性与文学性、俗与雅的界限在这里似乎消失了。
    如果按照唐代“经典诗学”的标准,这些诗歌自然无单独讨论的必要,甚至宋以后直可谓无诗(11)。但是,如果我们的眼光太过单一,无疑会损害对文学整体性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经典诗学只是人学也是文学的一个部分,人学和文学还有更丰富的内容。经典诗学面对占绝对数量的非经典作品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它当然也不能有效解释宋以降诗歌发展的实际。我们该怎样激活那些沉寂或沉睡多年的巨量诗歌资源,使中国诗学焕发新的青春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