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宋代以降的近世诗歌,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日常化、地域化及私人化倾向。清代的竹枝词、怀人诗及《感旧集》之类诗集的编纂、对昔日行迹图的题咏等,使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其中伴生的巨量的非经典诗歌,有着经典诗学无法有效解释的价值。而从宋代以降诗歌发生、发展实际中提炼出的“情境诗学”,强调心灵史和生活史的层面,使近世诗歌的日常化、地域化和私人化在具体的人生情境之中被重新赋予了意义。“情境诗学”不仅可以指向近世诗歌,也可以成为理解历代非经典诗歌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情境诗学/心灵史/生活史/日常化/地域化/私人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W054)。 作者简介:张剑(1971- ),男,河南遂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主要从事唐宋文学及明清文献学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全唐诗》九百卷,多至四万八千首。精绝者亦不过三千首,可数十卷耳。(余久有《唐诗选》之意,约得三千首,此举至今未果。)馀则仅备观览,供采掇、资谐笑而已。虽不录无害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十 陈廷焯建构了相当完整的诗学和词学体系,有学者甚至言其文学思想是“传统文学创作的一个总结”,[1]因此将他对唐诗的观点看作中国古典诗学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应该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全唐诗》除去三千首,另外四万五千首该如何对待?我们想过这个问题吗? 更严重的是,这个问题在宋、元、明、清诗歌中愈加突出。按照陈廷焯的标准,或者中国古典诗学的标准,二十五万首宋诗、十三万首元诗、至少五十万首明诗、近千万首清诗①,“精绝者”亦可能不过数千首,剩下的数十百万甚至上千万首诗歌怎么办?果能“不录”或置之不理吗?或者,充其量将其做为陪衬数千首“精绝”诗歌的“绿叶”来对待? 是诗歌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看待诗歌的眼光出了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