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元人诗风追求“清和”论(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与文化》2014年第 查洪德 徐姗 参加讨论

    无论世事如何,更不论个人的遭际如何,仁者以义制命,私欲尽去,穷通得失,举不足以动其心,永远可以保持一身的“时和气清”。而在揭傒斯看来,“清”“和”还不仅仅是后天修养问题,“和”是“气”,“清”属“才”,“气”可后天养之,“才”则得自天份。他所表彰的诗人,是“貌粹而气和,才清而志锐”(50)。刘壎则欣赏“和平无暴气,清醇无险语”(51)的诗作;辛文房也将“清”与“和”分论,其评灵一道人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52),辛文房所谓的“和”,是诗人精神风貌在诗中的表现,而“清”,则是语言声韵问题,这可能与虞集等人的“清和”论寓意不大相同。
    “至清至和”是虞集为代表的元代部分诗人的诗风理想,但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并不容易。“清和”诗风主张,在创作实践中的实际效果如何,也未必能为所有人肯定。
    (三)关于“清和”的其他论述
    虞集以人心和人格论“清”论“和”,他以水与月之清之和为喻,在他的观念里,“清”与“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清”与“和”是一致的。这是他个人的理解。但就本质而言,“清”是自然属性,“和”是社会属性。要使诗歌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完全一致,那只是诗论家的美好愿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虞集的老师、大儒吴澄论诗的两句话:“性发乎情则言言出乎天真,情止乎礼义则事事有关于世教。”(53)希望情之“天真”与性之“世教”和谐地完美统一起来。这恐怕是永远都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虞集追求“至清”与“至和”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与吴澄表达的是相同的愿望。也就是说,不管诗论家主观上如何希望“清”与“和”统一和谐,但其矛盾是客观的存在。正是体会到这种矛盾性,诗人甘复认为,就一个诗人来说,“清”与“和”很难兼得,他说:
    天赋人以才,虽万亿有不同,圣人之道同也,而才不能无异焉。能清者鲜于和,和者恒不足于清也。孔子弟子游于圣人之门一也,能政事者不能言语,能言语未必能政事也。至于文章,古今作者何多也?才有不同,故各伸所长以名家。岂道之不同,识见有浅深而然哉?(54)
    尽管他不明白“清”与“和”不能兼得的真正原因,但他确实认识到了这样的文学史现象和诗人各具特色的事实,也可以说,他认识到了“清”与“和”之间存在着难以兼得的矛盾性。《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公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吁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55)谢玄(遏)所欣赏者清,谢安(谢公)所欣赏者和。这则故事从欣赏角度告诉我们,“清”与“和”是很难统一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细加分析。就创作角度说就更是如此。
    宋元之际的牟巇没有运用“清和”观念,他论诗推崇“和平恬淡”。无需辨析,他所谓“和平恬淡”与“清和”的含义是极其接近的,只是“恬淡”是宋人论诗用得较多的词语,他这里其实是沿用了宋人之说。如果说“清”与“恬淡”的区别,则“恬淡”多就人的性情说,而“清”与自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不过人恬淡之性情,多合乎自然。牟巘论诗,以和平恬淡为“诗之极致”,我们不妨认为,其论乃“清和”诗论的先声。牟巇说:“《商颂》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又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予读书至此,然后知和平者物之极致,不但声之与味为然,虽诗亦然。夫和平之词恬淡而难工,非用力之深,孰能知声外之声,味外之味,而造夫《诗·颂》之所谓和且平者乎?故精能之至,及造和平,此乃诗之极致也。”(56)
    虞集的弟子赵汸是“清和”论的支持者。他论“清和”为我们提供了两点认识:其一,揭示不清不和之病,即从反面论证诗求“清和”之必要。其二,指出“清和”乃治世之音。他先转述虞集的观点说:“大抵世有治乱,人品风俗不同,极才情则淫伤而无节,尚词藻则绮靡而失真”。“淫伤而无节”是不和,“绮靡而失真”是不清。这是不清不和之病。然后借杜甫对阴、何等的推崇,说阴、何诗清醇,符合清和诗风的要求,进一步让读者具体认识清和诗风。他对清和诗风的描述是:“和而有庄,思而有止,华不至靡,约不至陋,浅而不浮,深而能著,其音清以醇,其节舒以亮,有承平之遗风焉。”(57)从多个角度描述“和”与“清”,让读者多方面认识清和诗风。最后指出,清和是“承平遗风”。
    元代主“清和”的诗人和诗论家是比较多的,只不过他们并不一定使用“清和”的概念。如黄玠论诗诗有云:“佳诗如饮泉,一寒乃清真。妙趣欲无我,宁复有袭因?……多忤言可忘,薄奉气乃醇。羲黄复何心,适当天地春。”(58)主清主和,表现了对“清和”诗风的追求,但没有出现“清和”一词。
    “清和”以及“清”、“和”都有一些近似概念,其含义互有交叉互有渗透,比如清与恬淡,和与平易等等。要真正了解元人“清和”论,这些相关概念的元人论述,也必须加以梳理和讨论。元人认为,人得天地间清气则淡泊,人清诗味淡,“清”属韵而“淡”属味。元人论和还多与“平”相连,或说“和平”,或说“平和”。明清人论诗论文都力戒平,平是平板而乏波澜与曲致。元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平”是大气象,“平”是正气充实。“平”与“和”,不管指人的性情还是指诗的风格,“平”是很难达到了境界。“清和”与恬淡,与平易,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无法展开。
    “清和”是元代代表性诗风,也是元代代表性诗论家的诗风追求。它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客观存在,其自身也有利弊得失。作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研究者,对于元人的主张,你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赞同甚至反对,但必须了解它认识它,进而以历史的眼光客观评价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