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元人诗风追求“清和”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与文化》2014年第 查洪德 徐姗 参加讨论

    (三)“充养有道”则诗和
    宋代理学家重人格修养,在他们看来,人之为学,就是学为圣人。士希贤,贤希圣,以圣人之学涵养成圣贤气象。所谓“圣贤气象”,如程颐对其兄程颢形象的描述:“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32)这样的大儒,因“充养有道”而和气充盈。如此有道之士,诗也“和而不流”。到元代,这种人格修养论对诗学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影响。元代诗论家认为,有道者诗“和”,有德者诗“和”,“和”与人格修养的关系极其密切。元人陈旅认为,上古之诗,世德淳,故风雅颂都体现了“和”的精神。后世德衰,诗味薄调下,不“和”。大元有“淳庞大雅之风”,为恢复“和”提供了时代条件,而他的友人周权(号此山)充养有道,故“其言之蔼如也”。一般人的诗,随其所遇而变化,但总有一偏之失,不能归之于“和”:“夫志得意满者,其辞骄以淫;穷而无所遇者,其辞郁以愤;高蹈而长往者,其辞放以傲。”只有那些充养有道,德盛仁熟者,养成圣贤气象,其诗才能“简澹和平,无郁愤放傲之色”。这样的诗人“可谓有温柔敦厚之德矣”(33)。有德者,其诗永远不失其和平,个人的穷通、荣辱都不碍于诗之和。元人尽管多敬仰欧阳修,但对他“诗穷而后工”的说法极不赞成,许有壬就说:“穷而工者,多怨悴无聊之语。虽强自宽释,犹贱丈夫忍怒,形色有不可揜者。”他赞赏的是“萤窗雪屋,残釭独坐。山庄野馆,风晨雨夜,他人有不胜荒寒凄楚之态”,充养有道者“目之所遇,心之所触,形之歌咏,冲融萧散,无一毫抑郁不平之气”。(34)如此才可钦可敬。今人对这样理论不会赞同,甚至难以理解。今人一般认为,诗歌是诗人真实感情的自然抒发,诗贵情真。但元人的理论自有其合理处,宋元之际的刘辰翁说:“夫阴阳寒暑,雷霆风雨,以致于沸腾压溺之变,何所不有?而不足以易吾性之所存。是谓彼乱而我治。由其治,则虽天地待我而正,万物待我而生。”(35)“我”的人格力量,“我”之“治”而不乱,可以影响自然,可以影响社会,可以影响天地。“我”正则天地正。照此理解,这种不随世变而改其“中和”,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诗学主张。
    (四)“气完”则诗和
    孟子的养气说在宋元时期影响很大。在元代,养气说也是通过人格修养论进而影响诗学理论的。如果说“充养有道”是以圣学之理养其心,“气完”说则是养其浩然之气,志定气完,气完而后声和,声和诗和。理论上虽有理、气之别,但殊途可以同归,不管是因“理充”而诗和,还是因“气完”而诗和,最后达到诗之“和”,其归则一。元释圆至《庐山游集序》就说:“夫所谓言者,气志之形容尔。浩然溢乎中,沛然发于外,不可欺也。孟子善养气,故其言铿横磬辨,肆出不慑。而《礼》称:风之哀乐,亦由其志和怨。”人之言(诗文),是其气与志的表现。释圆至在这篇序中,介绍他两位朋友的经历,以此验证气完诗和的理论。两位朋友从钱塘到庐山来游,道途作诗数十篇,这些诗“宽恬清平,壮浪豪快,泰然如得意者。”但他见到这两个人时,两人却十分狼狈,“柴肩木项,穴衣苞屦,貌服丧其常度。”圆至感到很奇怪,也很意外。原来两人遇到了强盗,脱难而来:“舟覆于盗,仅脱者身耳”。身狼狈而言泰然,全得力于两人善养其气,“冲涛波,犯寇敚,漂沈颠陨,濒死而后济,其困且劳如是。使无所养者居之,方戚戚相叹泣不暇,何暇为赋咏谈笑,取无憀之乐?而二君曾不少动其志,有哀思怗懘悔沮之言,则其所养又可知矣。”(36)与释园至此说极其近似的,还有文章家袁桷《题闵思齐诗卷》,袁桷表彰闵思齐诗“冲澹流丽,亹亹仿唐人风度。寄兴整雅,将骎骎乎陶韦之畦町矣。”之所以能如此,关键在于闵思齐“气完体充,不以沮折为可挠”,故其诗“和平多而凄怨少”(37)。
    (五)“当怒而怒,怒亦和也”
    上文所引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将“如风雷振荡”、“如长江大河”之诗,都纳入“和”的风格范畴。这提示我们,“和”并不等于温润柔婉。而诗学批评家刘辰翁则有“当怒而怒,怒亦和也”之论,他说:
    人知喜与乐之为和,而不知当怒而怒,怒亦和也。非怒之为和,而和者未尝不在也。犹当哀而哀,必哀尽而后无馀憾也。……故夫大寒大暑,烈风雷雨,人知其过,不知其和。彼其倡导湮郁,开辟变化,不若是不足以有为。故在当日为过,在一岁言之亦适和耳。(38)
    刘辰翁对“和”的解释,决不是他个人的臆想,这既是对《中庸》“中和”说的正确解读,也符合理学家以物付物而各得其当的精神。《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者,即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哀而哀,当乐而乐,此即“和”。当怒不怒,不中节,便非“和”。20世纪部分研究者说元诗没有价值,认为元诗缺乏社会批判精神,没有激荡的感情。这也可能与元诗追求“和”有关。但元代诗人并非一味求温和,他们也追求诗歌感天地、动鬼神的效果,只是力求将强烈的感情藏于和易的文字与和缓的音节之下,黄溍就主张,诗文应“如清江漫流,一碧千里,而鱼龙光怪,隐见不常,莫可得而测也。”藏奇于平中。宋濂描述黄溍诗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鼋鼍蛟龙,潜伏而不动,渊然之色,自不可犯。”(39)可见在元人的观念中,奇与和并不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