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6. [4][美]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42. [5]鲁迅博物馆.鲁迅文献图传[M].北京:大象出版社,1998:209. [6]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3. [8]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08-109. [9]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84. [10][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11]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4. [13]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30. [14]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4):75-109. [15]郑家建.隐喻与《故事新编》的时间形式——《故事新编》新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0(1):42-46. [16][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5. [17][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81. [18][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 [19]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81-82. [20]李纪祥.时间·历史·叙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40. [21]陈改玲.《故事新编》的总体构思和多层面阅读[J].鲁迅研究月刊,1991(9):45-46. [22]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 [23]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