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有关《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与作者的讨论众说纷纭,有“两汉说”(见《文心雕龙·明诗第六》)、“西汉枚乘说”(见《玉台新咏》)以及“建安曹王说”(近世支持“建安说“的论著如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等等。自梁启超对此做出详细考证认为此为东汉末年作品后,学界目前通行“东汉末年无名诗人说”。 ②拟作《古诗十九首》的全部或部分成为后世诗人常见的行为。较著名的有陆机的拟作。诗论家的评价可见于钟嵘《诗品》、王世贞《艺苑卮言》、谢榛《四溟诗话》、胡应麟《诗薮》、陆时雍《古诗镜》与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 ③自《昭明文选》将十九首古诗编纂为一组后,历代论者若对其予以评价,均会或多或少涉及其作者与创作年代的考证与推测。这可被视为企图将本不知时代与何人所作的作品安放到既有体系(以时代与作者系年)中去的努力。 ④“代”字疑为“世”,唐人避讳所改。类似《诗品序》中有“古诗渺邈,人世难详”之语,可资佐证。 ⑤田晓菲《尘几录》中对这种手抄本文化做了详尽的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⑥值得注意的是,自《古诗十九首》的诞生之日到它们被写定的梁朝之间,有着一段可疑的空白。这段时期古诗以何种样貌与状态流传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即使当时已有手写本,口头传承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关曹植的一段描写提醒着我们这种可能性。“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南朝裴松之注所引《魏略》)。“诵俳优小说”显然与诵读古诗有着相似之处,并就文本长度而言更为复杂和难于记忆。如果我们承认口头流传的存在,那么口头文学的某些理论(如帕里—洛德的“口头套语”理论)将同样可能适用于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 ⑦[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中一联“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⑧[唐]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中一联“欢娱讵几许,复向天一方。” ⑨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中提及了这一异文的存在并认为“自云”“太野了些”,“引文没有被采用,这些恐怕也都有关系的。”(见《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其中论述《青青河畔草》一节的末尾。)在后世儒学乃至理学传统的影响下,这一不太符合传统女子规范的行为的确很容易被“屏蔽”或被有意识地修改。但对朱自清先生有关异文的这一联与上下文衔接并不顺畅的论述,笔者持保留意见。 ⑩见《仪礼·既夕礼》:“设明衣,妇人则设中带。”郑注:“中带若今之裈衫。” (11)如《涉江采芙蓉》中游子与思妇的视角转换。 (12)参见木斋在《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中的相关论述,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有关诗句如鲍照《拟阮公夜中不能寐》“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14)例如陶渊明诗中著名的一联:“采菊东篱下,悠然望(见)南山。”《诗人玉屑》与《能改斋漫录》中载苏轼以为“无识者以见为望,不啻碔砆之与美玉。”然而目前对陶渊明的诗歌原本应为“见”还是“望”尚有争议,仅以“见”优于“望”的论述来阐述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显然是不完全可靠的。 (15)此处的“可靠”指情感的独特性、私密性与被表述的原创性。 (16)宇文所安在《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一书中对这一现象做出了细致的分析。 (17)这与人们对“原创性”的追求有关。在文学史中,对“源头”的追溯,同样反映了人们更倾向于对位于较早时期的个体赋予更高价值。尤其在诗歌中,人们“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的行为显然是对“套路”竭力避免的结果。 (18)见钟嵘《诗品·古诗》:“天衣无缝,一字千金。”清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亦有“《十九首》须识其‘天衣无缝’处”语。 (19)汉魏诗中有关“人生”的诗句的搜集和整理可见于[美]宇文所安著、胡秋蕾等译《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Stephen Owen《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6月第1版,第379-381 页。 (20)即诗人的创作并非完全是“触景生情”,而很可能是“缘情造境”,即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沿用现有的模式化情景,使读者一接触到这一文本,就能在典型化的场景中迅速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些标志性的情景可以在汉魏诗歌中被频繁发现。 (21)相关口头诗歌的论述可见[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著、尹虎彬译《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版。 (22)“诗可以观”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观”字的解释,郑玄认为所观为“风俗之盛衰”,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熹,即认为《诗》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诗经》的文本在产生之时固然承载了向统治者表现风俗盛衰以及政治得失的历史使命,然而,在文本基本固定后,也就是在孔子说出这句话的春秋时代末期,士大夫对《诗》的使用已经以“断章取义”的方式完成了文本和初始创作目的的分离,这可被视为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对《诗》的熟练运用成为考察引用者是否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政治家的标准之一。相关的例证可以在《国语》《左传》中大量发现,不复赘述。因此,此处对“观”的解释,应为“观察使用者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诗》进行顺畅的交流”以及“观察使用者(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作者)运用《诗》所要表达的志意并推测其前途命运”。本文正是着眼于“观”的这一含义,讨论“中国早期古典诗歌(此处特指《古诗十九首》)究竟能否表达作者的个人志趣”这一问题。 (23)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 【参考文献】 [1]胡应麟.诗薮:内编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6. [2]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5. [3][明]王世贞.艺苑卮言[M].罗仲鼎,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73. [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雷德侯.万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