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诗歌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表达作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传统中,“知人论世”成为基本的评判准则。与之类似的,“赋诗以观志”,即通过诗反观或推测作者的情感、品格与境遇,也反映了远离当时创作环境之人试图接近诗歌“初始”面貌的努力。然而,诗与人之间联系的相关度与可靠性并未得到深入的考量。在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一系列先唐古诗(包括乐府)中,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异文将使后世“一字千金”的评价显得暧昧可疑;另一方面,频繁且几乎以固定模式出现的某些套语迫使读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从文本回溯到创作者或时代背景的努力能否达到。因此,“诗可以观”的古老理论面临着双重考验。 【关 键 词】《古诗十九首》/异文/模件化/套语/诗可以观 【作者简介】胡旭(1969-),男,江苏泗阳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文学;刘美惠(1999-),女,辽宁沈阳人,厦门大学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由于《古诗十九首》“不可句摘”“不可字求”,而能“畜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1],并且被定位至较早的创作时代(通行观点为早于建安或建安初期①),它获得众多诗人的攀仿与无数诗论家的崇高评价②是理所应当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无法得知有关作者的任何信息,这组诗依然引起了批评家将其安放回线性文学史的极大热情③。人代④冥灭的现状决定我们几乎不可能重新发现作者身份或创作时代(除非出现考古奇迹),然而仍有众多研究者汲汲于对二者不断进行考证与挖掘。因此,尽管它看似超脱于传统文学史叙述框架外,事实上只是以对立的形式被纳入其中。在这个框架下,《古诗十九首》展现了双重的不适,这种不适既体现在对文本不可撼动经典性的反叛中(以流变的字句和不可靠的传抄为表现),也体现在对诗歌反映个人志趣的前提的破坏中(以程式化的文字组合为标志)。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是在这样的不适中,《十九首》仍有其独特的美感与价值,并且不因异文的存在和模件化的套语组合而受损害。 一、“一字千金”[2]——手抄本文化下的“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本自身的神圣性。所谓“一字不易”与“不刊之论”,强调的都是经典文本的不可变更和自足完满。被推为“千古五言之祖”[3]的《古诗十九首》自然也具有一定的经典性。然而,在手抄本传播书籍的时代,文本几乎从不曾凝滞过,意义所赖以保存的文字被轻易地更改,“作者”、抄写者与阅读者享有几乎同等的权力,在非经学类的书籍中,衍文、错置、删改甚至大段的修订都有可能出现⑤。《古诗十九首》等诗歌的流传则由于口头传承因素的加入更为复杂⑥。如果更进一步地想象,我们甚至可以揣测所谓的异文就是口头演绎的数种并行版本,而非某个原本的变体。 大多数异文并不太影响对文本的理解,或者可以明显看出两种版本的不同为传抄过程中的失误。然而有一些异文则将导致迥异的判断,对于这些并不像“失误”的异文,则需谨慎对待。所能见到的“定本”为什么选择了这种异文而非那种异文?这种选择又反映了辑定者怎样的心态?正好比站在一个延伸出数条道路的交叉口,当一个权威告知我们只可以遵循某条“正路”时,或许看一看标有“此路不通”的小道将引向怎样的风景会更为有趣。当然,对异文的选择下武断的结论并非明智,笔者只愿开辟出另外的可能性,以窥知被选择的版本何以当得“一字千金”的美誉。 除了“以”“已”互换通用之类常见的异文外,有一类异文也很有可能为传承过程中的失误,这样的异文通常字形或字音相似,均可以在该语境下成立,时有细微差别。而另一类异文则更像是另外的版本,提醒读者可能存在的不同来源。下即分别举例论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