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反生物性的人生观”“污毁一切的玩世与纵欲的人生观”“中国国民的生活……入于非生物的状态里去了”,参见(子严)周作人《恶趣味的毒害》(《晨报副镌》,1922-10-02);“非人的生活”“猿类之不肖子”,参见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12-15,第5卷第6号);“植物的生活”,参见(仲密)周作人《新希腊与中国》(《晨报副镌》,1921-09-29);“类猿人”,参见唐俟(鲁迅)《随感录·四十一》(《新青年》,1919-01-15,第6卷第1号);“生物界的怪现象”,参见俟(鲁迅)《随感录·四十九》(《新青年》,1919-02-15,第6卷第2号);“野蛮人”“野蛮民族”,参见周作人《随感录·四十二》(《新青年》,1919-01-15,第6卷第1号);“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参见1918年8月20日鲁迅致许寿裳信(《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48页);“‘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参见唐俟(鲁迅)《随感录·五十四》(《新青年》1919-03-15,第6卷第3号)。 ②请参见武者小路实笃《与支那未知的友人》(周作人译,《新青年》1920-02-01,第7卷第3号);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70年版,第388页);俟(鲁迅)《随感录·三十六》(《新青年》,1918-11-15,第5卷第5号);迅(周作人)《随感录·三十八》(《新青年》,1918-11-15,第5卷第5号)。 ③“自己是‘唯一者所有’”,参见周作人《〈可爱的人〉译者附记》(《新青年》,1919-02-15,第6卷第2号);“进步的欲求,常常超越族类之先”、“我即是人类”,参见《新文学的要求》(《晨报·副刊》,1920-01-08);“人类的一员”,参见周作人《新村的精神》(《新青年》,1920-01-01,第7卷第2号);“人类的意志”,参见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12-15,第5卷第6号)。 ④请参见[法]罗曼·罗兰等著《精神独立宣言》,张崧年译注,《新潮》,1919-12-01,第2卷第2号。“鹄的”原文误作“的鹄”。 【参考文献】 [1][日]宫岛新三郎.现代日本文学评论[M].张我军译.上海:开明书店,1930. [2]周作人.近代欧洲文学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3]周作人.点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 [4]叶圣陶.隔膜[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5]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6]周作人.雨天的书[M].北京:北新书局,1925. [7]周作人.谈虎集[M].上海:北新书局,19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