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胡适的双重身份(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文化》2014年1期 李村 参加讨论
    这件事发生后,首先让王世杰感到很为难。熟悉现代史的人都知道,雷震是靠王世杰起家的,是王世杰的“心腹”之一。王世杰作为总统府秘书长,也是当时台湾“自由派”的最大后台。他为了息事宁人,尽快让事态缓和下来,先找黄少谷和陶希圣商量,请两人以行政院和中央党部的名义出面调解(14),“劝彭孟缉不可要《自由中国》采取什么行动,若如此,不仅保安司令部不好看,连整个台湾亦不好看”(15)。同时,要《自由中国》再发表一篇社论,换一种态度,说明自己只是监督不法,“并不反对经济管理与对办理人员之劳绩及操守廉洁”(16),间接向保安司令部赔罪。但是雷震依旧固持己见,认为这是“违心之论”,心里很不情愿。经过陶希圣的劝告,知道“此事若不能了,则最后责任必落到雪公身上”,这才勉强同意了,要夏道平写一篇《再论经济管制的措施》。
        这场风波以这种方式解决,本来可以就此了结。想不到雷震又节外生枝,利用胡适的影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再论经济管制的措施》刊出后,他刚好收到了胡适的一封信,以为可以用来泄愤,便未经与王世杰商量,刊登在《自由中国》第5卷第5期上。胡适在信中说:他看到《政府不可诱民入罪》一文,“十分佩服,十分高兴”,认为“这篇文字有事实,有胆气,态度很严肃负责”,可以说是《自由中国》创办以来“数一数二的好文字”。不过就在他“正在高兴,正想写信给本社道贺”时,在新收到的4卷12期上,又看到了《再论经济管制措施》一文,发现这两文前后矛盾,怀疑是“你们受了外力压迫之后写出的赔罪道歉的文字!”后来看到香港的《工商日报》,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果然不错”。他“因此细想”,《自由中国》不能没有言论自由,台湾不能没有言论自由,要求“正式辞去‘发行人’的衔名”,“一来表示我一百分赞成《‘政府’不可诱民入罪》社评,一来表示对于这种‘军事机关’干涉言论自由的行为表示抗议”。
        这封信刊出后,立刻在海外造成反响。美国合众社首先做了郑重报道,说“胡适之先生主办的《自由中国》杂志,最近发表一文,批评台湾保安队导人犯罪,不为当局所喜,被迫登报道歉,胡先生认为奇耻,特辞去社长之职,用作抗议。不料辞职书昨(星期六)在该报发表后,星期日便不准报贩发售”。接着,前民社党副主席李大明,也在美国《世界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他读到这条消息后,“不禁感慨万千,大家都知道胡先生是怎样的人,以胡先生对蒋那么亲热,以蒋先生对胡那么礼重,尚有此不幸之事件发生,此何独令胡先生失望,实令所有平素附蒋之所谓自由分子,亦感觉失望矣”。他还强调,“几年以来胡先生袒蒋,故信胡先生者亦多信蒋,而蒋竟得以借重胡先生以讲民主,以欺天下。今蒋不自珍爱,居然管制到胡先生的刊物,不许其有言论自由,则何怪胡先生毅然抗议,使天下皆知台湾之所谓民主究作何解也”(17)。
        这让国民党一下子紧张起来。总统府秘书李士英、萧自诚接连打电话给雷震,“认为此信不应发表,第一要被共匪引用,第二国际上反应不好,因胡先生地位太大了”(18)。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也给雷震送来“以邮代电”,指斥雷震违反组织原则,不顾政府信誉,将胡适的私人信函公开刊布,“在国际上影响甚巨”,要雷震对案情提出答辩。杭立武还听到消息,说“有人做了报告给总裁”,“总裁十分震怒”。曾在中央改造委员会上垂询此事,“对雷震此举甚表痛绝”(19)。
        事情发生时,王世杰适在病中。他知道后“大吃一惊”,认为这根本是意气用事,不顾台湾的现实处境。随即让罗家伦打电话给雷震,“嘱其转达三点”:“(一)(不应该)弄到胡先生与政府对立;(二)上次答应调停人以后不再写文章,为何此次未事前通知他们?在友谊上说不过去;(三)台湾今日风雨飘摇,受不起这个风浪。”(20)但是雷震不认为自己有错,连续给王世杰写了两封信,申辩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说:“我们发表胡先生这封信,是基于胡先生的意旨,胡先生要在本刊发表这封信,他未始不多方考虑他的立场。他的立场是不是与政府对立,有他过去的言论和今后的言论来证明。不是别人可以把他‘弄成’与政府对立的。”他最后表示,“我们认为:这封信的本身,不应构成什么风浪。如果政府对于这封信的发表不能宽容,因而起了什么风波,则这种风波是由政府造成的。因而,经不经得起这种风波,政府应该自己考虑,而不是我们的责任了”(2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