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文化认同·代际转换·文学生态──现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动态发展历程(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周翔 参加讨论

    卑南族作家孙大川有“原住民尼采”之称,因其对台湾社会急剧变迁的切身体验,以及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兴衰存亡的痛心疾首的记忆,因而看问题看得格外透彻。他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在现代文明掩饰下少数民族所面临的从“有”到“无”的生存危机。孙大川号召少数民族重塑台湾主人翁的自尊,刷新主体民族的历史形象,在本土化的运动中乘势崛起,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情感,增加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实力,加强少数族群的整合力量,走根本的自救之道。
    这一阶段的作品竭力彰显民族主体性,对不公不义的抗争及启蒙民智的努力成为创作的主旨。现代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们面对的是从未经历过的异常激烈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整个族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重的文化危机和极度的弱势地位,文学事实上承担起了民族启蒙和文化救亡的历史使命。文学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呈现的文化认同是积极的、自觉的、高昂的。
    
    1990年代中后期,当“原住民运动”的热潮逐渐退去,少数民族作家在继续拓展政治抗争议题之外,还充分意识到必须回归部落传统重植民族文化认同之根的价值和意义。部落是族群千百年来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肌体”组织,也是族群文化认同的命脉所系。正是在部落这个空间中,族群文化得以发展延续。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大多从少年时代起就已经离家在外独自求学,除去童年记忆,他们其实已经远离了部落生活,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甚至生活习惯都已经与部落的族人们有了很大的差异,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日渐模糊。重返部落,回归传统,文化寻根成为一批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郑重选择,其中有夏曼·蓝波安、台邦·撒沙勒、丽依京·尤玛、奥威尼·卡露斯、瓦历斯·诺干、利格拉乐·阿 、亚荣隆·撒可努等。
    “‘部落’事实上,是原住民生命繁衍的母体,是孕育其文化活动的基石,脱离了部落,也就脱离了土地,而一个丧失土地庇佑的族群,终将难逃溃败的命运,所有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复兴,必须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壤,去重构这片土地的历史,去重建那里的社会结构,重塑族群文化的脉络,唯有如此才能寻回民族再生的契机。”[14]鲁凯族学者台邦·撒沙勒的这段话可以看作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重返部落行动的宣言。
    雅美族作家夏曼•蓝波安可谓是重返部落的坚定实践者。毕业于淡江大学法文系的他最早投身“原住民运动”,与路索拉门•阿勒(胡德夫)、莫那能一起并肩作战,参与反抗核废料储存雅美族的世居地——兰屿岛的运动,他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就是写兰屿与核能废料。夏曼•蓝波安从1985年开始写诗,后应《民众日报》的邀请开始写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后来以《八代湾的神话》为题结集出版。回忆自己的创作历程时,夏曼说:“这些神话故事都是爸爸在我小时候告诉我的故事。因为第一篇创作时发现自己思考太困难了,把老爸的话译成汉语反而很顺。……离开部落已经十几年了,虽然许多记忆仍在,但在情感与文化认知上却似乎归零了,也就是说,拼凑的文字是矫情造作的。”[15] 经过一场严肃的自省之后,夏曼•蓝波安决定从漂泊了16年的都市回到故乡兰屿。重返部落之后,夏曼一面通过与父辈的接触、引导,实际参与捕鱼、伐木、造船、建房等雅美族的传统社会活动,一面从父辈的口述中记录整理族群独有的口传文学。经历了这一段岛上的岁月,夏曼才可以说是真正融入到了雅美族传统,体悟到了雅美族独特的海洋哲学,他的创作也真正拥有了雅美文化的生命力。夏曼在书中记录下自己经过多年的部落生活之后所体验到的雅美传统文化的精髓。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黑色的翅膀》于1999年获得吴浊流文学奖。夏曼的创作被誉为真正的海洋文学,因其独树一帜而别具魅力,得到了众多学者和评论家的赞赏和肯定。
    排湾族作家亚荣隆•撒可努可以算是台湾少数民族新生代作家的中坚力量,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幽默。关于文学,他的理解是:“那我的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过程当中,所给我的感受。我不知道什么叫做文学,但是我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文学,而我的文学就是我的祖父、父母、所有爱我的族人所给我的东西。”[16]撒可努也曾一度彷徨,都市生活切断了他与传统连接的纽带,当他重回部落时,才找到接续的途径。撒可努是在跟随父亲进入祖先用时间和生命证明过的猎场去亲自体验父辈们曾经赖以为生的狩猎过程中,真正回归到排湾族传统文化,而来自祖先的传统文化也给了撒可努无限的创作灵感。父亲是最好的猎人,因而被称为“走风的人”,意思是大自然生命灵魂的沟通者和诠释者。他带领撒可努进入山林,从打猎前的准备工作到进入猎场再到开始狩猎,父亲从最细小的地方开始,手把手地教导儿子。在这一过程中,父亲所累积和感悟到的排湾族传统自然观、价值观、经验、智慧都传递给了儿子,儿子也用心感受着来自传统与自然对自我生命的洗礼。
    重返部落、回归传统的实践给了少数民族作家新的灵感,山海经验、渔猎生活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沉潜在传统文化中,试图探寻能够支持自己以及族群认同的文化精髓和要义。可以说这一阶段呈现的文化认同是有着丰富内蕴的,同时又是内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