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午后”的写作及其辩证综合——李洱小说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张立群 参加讨论

    三 反讽的策略
    绝大多数研究者在文章中都曾指出反讽是李洱小说叙事的显著特点之一。对此,李洱也曾用形象的说法加以阐述:
    反讽即消解,只是反讽更多地还是针对自身。这里面既有对公共话语的消解,也有对私人话语的反讽。⑦
    “反讽”确实首先针对自身,有点类似于先杀死自己,然后让别人和另一个自己一起来守灵。守灵的时候,别人和另一个自己还会有交谈。交谈的时候,眼角常有泪,眉梢常有笑。⑧
    不必过多地援引,李洱的解释已表达了反讽的基本义,即“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⑨。面对着没有激情的生活和80年代以来当代小说已有的创作经验,被文学史划至“晚生代”或曰“新生代”的李洱自然不可能像先锋派那样,将故事的时空交给幻想的生活与渺远的历史,“当代生活是没有故事的生活,当代生活中发生的最重要的故事就是故事的消失。”⑩在此前提下,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叙述,写出不落俗套、耐人寻味的故事,应当是李洱以及整个“晚生代”作家需要思考的问题。“至少在我看来,小说是一种否定的启示,是在否定中寻求肯定。”(11)依然是辩证与怀疑,而这种可以理解为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平衡状态”(12),在转化为适应时代的风格写作时,显然应当呈现一种“反讽的情境”。
    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反讽都具有“无限的自由”(13)。反讽具有多样化的类型并与悖论、互文性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呈现夸大、多重、颠倒、断裂的文本效果及主题类别。以短篇《饶舌的哑巴》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里教授现代汉语课程的费定老师,虽在写信时字斟句酌、讲课时触类旁通,但其实他最不会表达主旨,他啰唆、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结果说的都是别人的话,正如他在课堂上讲“‘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概念都来自英语,所以无法穷尽复杂的汉语的现象”。无言与失语使他成为一位“饶舌的哑巴”,进入不了正常的生活角色(包括情感和事业上的)。以中篇《现场》为例,其主人公马恩遇到生活的实际困难之后,将一句在他人看来是这个时代的玩笑话“我要去抢银行”付诸实践,具体行动之前,马恩已经管不住自己的嘴了,他逢人就说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是缓解紧张、恐惧的精神状态,他因此变得不由自主;另一方面,他之所以有此“反常的举动”,是因为他在“寻求一种劝解,寻求一个可以不这样干的理由……”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轻喜剧似的描绘,李洱将沉重的生活变轻。没有现实的欢乐,也没有现实的忧愁,他随心所欲地叙述着自己的故事,从而使偶然、拆解、反形而上等注入到现实的生活之中。
    与现实的反讽相比,李洱笔下的“历史反讽”很像琳达?哈琴研究后现代小说时引用他者的话,指出:“‘反讽游戏’错综复杂地搅和进了目的、主题的严肃性。实际上,反讽可能是当今时代我们能够保持严肃的唯一方式。……必须重新思考‘过去的陈词滥调’,而且只能以反讽的方式重新思考。”(14)中篇《遗忘》通过“我”在导师侯后毅指导下,撰写的博士论文选题究竟是《嫦娥奔月》还是《嫦娥下凡》为线索,讲述了“遗忘”在历史书写中产生的决定性作用。李洱煞有介事地以民间神话传说中嫦娥的故事为“本事”,剖析了“遗忘”及“记忆”在历史考证中的价值:惟有“遗忘”历史,才能重建历史——“历史本身是没有记忆的”;“它无法言说,它需要借助别人的嘴巴确证自身”。期待完全呈现《遗忘》的主题是困难的,因为历史建构、记忆留存、知识生成与学科体系以及官方、民间、道德的参与等等问题,都过于庞大芜杂,但通过“遗忘”及其主人公的再编码,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反讽过程中隐喻的力量和戏谑的价值。作为《大家》“凹凸文本”的代表作之一,《遗忘》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出场,使小说的先锋实验精神得以再度张扬并实现文化突围,越过这道界限之后,还有什么会是写作上的难题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