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游仙诗》具有统一而明确的主题。作为诗人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游仙诗》是从学道修仙的原因和思想基础“自叙”起,经过实际践行(如方术修炼、修德悟道等),最终修炼成仙而告终,完整地反映了在魏晋时代文化精神危机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有抱负而又高度敏感的士人为了摆脱生命悲剧,是如何在焦虑、痛苦和苦闷中通过反复探索,最终走上学道修仙人生之路的丰富而复杂的心路历程。其主题思想既有鲜明的悲剧性、超越性和哲理性等特征,又有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游仙诗》的主题以其全新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创新特征,对中国诗歌发展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 键 词】郭璞/《游仙诗》/学道修仙 【作者简介】赵沛霖,男,天津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关于郭璞《游仙诗》的创作主旨,自古以来就有“列仙之趣”说和“非列仙之趣”说以及神仙世界是否有所寄托的争论,直至今天这一争论亦未稍减。在不同观点尖锐对立,又都不能正确解释作品主题的情况下,有些论著,特别是几部通行的文学史便“化整为零”,把完整的《游仙诗》划分为主旨完全不同的两部分或几部分,并对不同的主旨分别做了具体分析。①这种观点将《游仙诗》人为肢解,彻底否定了《游仙诗》具有完整统一的主题和结构,而视之为互不相干的十首诗的无序集合。实际上,这种颇为流行的观点是在没有搞清诗义情况下的严重误读,并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与上述流行观点相反,本文认为,《游仙诗》的十首诗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共同组成了主题统一、结构完整、特色鲜明的优秀诗篇。 长期以来,《游仙诗》研究进展缓慢的情况说明,要正确认识《游仙诗》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就不能停留在“列仙之趣”说和“非列仙之趣”说以及神仙世界是否有所寄托等传统认识上,更不能以《游仙诗》没有完整统一的主题和结构这样一种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作茧自缚,而应当打破思维定式和传统观点的束缚,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寻出路,继续前行。 作为作品思想内容集中概括的主题,是深藏于作品构架深处的灵魂和中心思想,而不是浮在表面的思想泡沫,主题涉及作品内容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正确把握它,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它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只有把这些局部性的具体问题搞清楚以后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主题研究。撇开这些问题,直接面对主题是不太可能的。对于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的作品来说,这种“基础性工程”尤其显得重要,郭璞的《游仙诗》就是如此。要把握《游仙诗》内容构成和主题,除了认识一般作品所必须了解的作者生平思想和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字词训释和每一首诗的诗义等问题之外,还必须认真解决其他一些具体问题,如《游仙诗》中神仙世界的来源途径和思想性质;“列仙之趣”部分和“非列仙之趣”部分的思想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序诗的意义及其与正文之间的关系,等等。 长期以来,《游仙诗》的主题之所以得不到正确认识,重要原因之一正在这里,即不是从解决作品中的局部性的具体问题入手,而是直奔主题。由于一些重要的具体问题没有搞清楚,很多“障碍”横亘在那里,结果走了很多弯路,以致《游仙诗》的主题至今还是迷雾一团。鉴于这种教训,作者研究《游仙诗》主题时首先是把主题放下,而从解决上述局部性的具体问题入手。②解决了这些局部性的具体问题,也就为把握《游仙诗》的内容构成、通篇大意和主题思想基本上扫清了障碍,本文阐释《游仙诗》主题及其思想特征和贡献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由于篇幅的关系,关于这些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观点这里不做一一介绍,只在下面的有关论述中出注说明其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