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实践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学领域性别研究的展开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随着实践的深入,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体现了理性的自觉以及对学科建设认识的深化。 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现状。林树明《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尖锐指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真正的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批评观念先行,批评视点及方法较单一,未充分重视作品内部全部的复杂因素,批评的“文学性”学术品味不足;二是信息大量重复,缺乏沟通与学术尊重,表现出学术态度的轻率浮躁,文学批评的坦诚性不足。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并且把当前女性文学批评实践中遇到的困境落实为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作者认为,女性文学批评必须把性别问题纳入到具体的文化网络和主体位置关系中进行批判性分析,才能超越“政治正确”式的立场强调而到达深刻的学理性探讨。王春荣、吴玉杰《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批评主体的精神建构、批评对象的审美选择以及学科体系建设所依托的理论资源等加以总结,对女性文学批评在反思、调整中努力克服偏激、对立情绪,试图超越单一、狭隘的性别立场和视角,开始走向理智、宽容的“性别诗学”建构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赵树勤《误区与出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反思》借助“房间”和“他人的酒杯”两个核心意象,探讨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的误区与出路。宓瑞新《“身体写作”在中国的旅行及反思》考察“身体写作”进入中国后,其概念的浮动、窄化与泛化,对“身体写作”在中国旅行的遭际进行了反思。(20) 关于女性文学史写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性别文学史观念的多元化和叙述视角的多样化体现了研究者的相关思考。乔以钢《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观的初建及其反思》一文以《浮出历史地表》(孟悦、戴锦华)和《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盛英主编)为案例,深入分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观的主要内涵、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董丽敏《历史语境、性别政治与文本研究——对当代“女性文学史”写作格局的反思》提出,现有的女性文学史的写作格局需要重新设置:调整写作立场,将“性别”问题与历史/文学史语境相结合,重新确立“女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明确写作规范,将性别立场与文学的叙事特点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文本批评的作用。由此促成性别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有效交叉与互动,确立女性文学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王春荣《同一个声音,不同的话语形态——“中国妇女文学史”源流考察》结合女性文学史写作实践,探讨了文学史观念的变革及多元叙事的可能性。(21) 关于相关理论概念及研究方法。李玲在《女性文学主体性论纲》一文中提出,作为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应是专指隐含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或叙述者的主体性;此种主体性别剔除了霸权,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女性文学应该在女性隐含作者与作品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建立主体间的对话关系,超越现代性反思语境中的怨恨情结。董丽敏《性别研究:问题、资源和方法——对中国性别研究现状的反思》认为,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尤其需要通过强调与理论资源的边界来实现对性别问题的“在地化”理解,通过以女性主义理论来统领和整合其他理论资源来实现对性别问题的全方位把握,通过“学科化”和“跨学科”的有效贯通,重建一种认识论模型和知识框架,创造新的概念、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女性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突破。(22) 综上,2006年至2010年,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学术转型的态势,有关文学与性别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性别”作为文学阐释的有效范畴,广泛运用于女性创作以及更多的文学领域,取得了新的收获。在实践中,尝试将性别批评与其他理论方法加以综合运用渐成趋势;研究者在借鉴西方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时,更倾向于客观理性,结合中华民族文学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与此同时,显示出较强的理论反思能力。可以说,这一研究活动本身即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性别文化实践的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