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实践:2006—2010(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乔以钢 参加讨论

    三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艾晓明主编的《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一书,将语言符号意义与文化、社会性别观念、传统对妇女的建构联系起来,结合国家、民族、阶级、性别等概念分析主体与身份的建构,具体考察身处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的作家如何想象和再现中国妇女,以及他们的特定身份对写作产生的影响。林晨《晚清末期的文学行旅与女性形象》一文发现,晚清末期的小说作者不约而同地在行旅书写中将自己的理想赋予女性形象,以极大的热情为她们添加光彩,演绎神话。这些形象以矛盾的身姿共同冲撞着传统节烈观,诠释着转折时代的风貌与意义,同时也开启了女性形象书写的新范式。荒林《重构男权主体政治的神话——〈狼图腾〉的三重表意系统及其男权意识形态》尖锐批评了小说文本的男权内涵:它借助自然/历史/人的三重表意系统,把女性形象安排在自然层面,成为安全的男权主体建构基础;采用野性男性形象与现代权威男性形象父子相承的建构关系,使男性中心象征秩序获得自然和历史双重支持,并使男性形象具备政治演讲和文本政治操作的强力。小说还通过对于雄性气质的扩张和暴力审美的制造,实现男权中心意识形态功能。樊洛平《台湾新世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态势》分析了拥有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精神资源、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新世代女作家鲜明的代际特征和创作态势。⑨
    在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解读中融入性别分析,是文学领域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杨联芬《个人主义与性别权力——胡适、鲁迅与五四女性解放叙述的两个维度》一文,从个人主义与性别权力的角度对胡适、鲁迅的文本加以比照,指出胡适戏仿易卜生《娜拉》而写的《终身大事》,作为“五四”女性解放叙述的始作俑者,极富象征性地体现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叙述的特征及盲点;鲁迅的《伤逝》则以对“五四”主流论述的质疑,叙述女性“出走之后”的困境,揭示了“五四”个人主义价值论中隐含的性别权力以及新文化启蒙话语中的父权意识,表现出对“五四”新文化“进化”与“二元”思维模式的警惕与自省。林丹娅《“私奔”套中的鲁迅:〈伤逝〉之辨疑》认为,如能正视《伤逝》作品存在的叙事破绽及意图悖谬之谜,将其置放于从古典到现代版的“私奔”模式中,并与现代新女性奋斗实迹互为参照,便可解读出它所蕴含的中国现代男性文化精英的性政治观、话语类型、两性关系与女性解放进程的真实形态。陈千里《因性而别: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家庭冲突书写》聚焦现代文学代表性文本中出自不同性别作家之手的关于家庭冲突的书写,揭示了诸多方面的明显不同,分析了其深层意味。张凌江在《拒绝母职——中国现代女作家革命书写主题探微》和《“革命减爱情”——现代女作家革命主题文学书写侧论》两篇论文中,对现代女作家有关革命主题的书写进行了深入分析。林幸谦《濡泪滴血的笔锋——论石评梅的女性病痛身体书写》重读“五四”女作家石评梅及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书写,探讨她的女性叙事特质及其时代意义。贺桂梅《“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将杨沫小说《青春之歌》及其主要解读形态作为分析个案,展开关于女性文化研究基本思路的理论探讨;在反省以往解读模式及其理论前提的基础上,探寻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体制中阐释女性主体形态的可能性。⑩
    从文体角度说,女性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均受到一定的关注。例如,在小说叙事研究方面,王侃《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将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视为具有“性别政治”的批判性、主要围绕历史、语言、欲望三个基本向度展开的意识形态话语实践。作者认为,历史批判构成几乎所有女性写作的起点;语言批判旨在揭露由男权文化机制给定的女性本体境遇;“欲望”表达不仅关涉女性作为欲望主体的文化意义,也使在男权机制中遭遇“扁型化”处理的女性形象变得丰富和饱满。正是基于这样的批判性主题叙事,女性小说在叙事方式和叙事形态上出现了明显的变革,“叙事”与“修辞”的关系得到政治性的链接,从而使女性小说开始具有可供辨识的文体特征。降红燕《内聚焦在女性小说中的运用及其文化意味探析》在性别文化的视野中,对女性小说惯于采用内聚焦尤其是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模式这一创作现象进行了分析。沈红芳《王安忆、铁凝小说叙事话语的差异》进入文本结构内部,通过细致的比较,探讨了两位女作家小说创作叙事话语的不同。李萱《作为救赎功能的梦幻叙事模式——以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小说为中心》探讨了女性小说中较为常见的梦幻叙事模式及其性别内涵。(11)
    女性散文研究方面,刘思谦《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将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作为散文创作中女性主体性的起点,肯定90年代女性散文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林丹娅《中国女性与中国散文》一书,系统探讨了女性散文与文化传统、社会变革、性别境遇以及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关联。杨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主体建构》着重阐释中国女性的个体生命体验和主体精神成长,进而探寻女性散文之于女性主体建构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周红莉《论1990年代后新海派女性散文》就新海派女性散文作家的书写形式和精神姿态进行分析,肯定其文学和文化的意义。程国君《论台湾女性散文的诗学建构》在与大陆女性散文的比较中,分析了台湾女性散文在精神价值上的旨趣以及在现代散文诗学建构方面呈现出来的新品质,揭示了其中所包含的现代散文诗学建构的内涵及缺失。(12)
    女性诗歌在当代诗坛上一直为人关注。吴思敬《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总体把握21世纪初中国女性诗歌的写作特征,认为它呈现出淡化性别对抗的色彩,从漂浮的空中回到地面;诗歌的主体由女神、女巫、女先知还原到普通女人的特征。诗人们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示了新一代女性的宽阔胸襟,通向精神的灵性书写正在展开。罗振亚、卢桢《性别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新诗》认为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承担了追寻人性之真、实现个性解放的现代性别意识母题,建立起一系列饱含性别质素的象征体系。此后近百年间,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对现代性伦理逐步作出一致的价值认同,在书写生命之维以及对话与交锋中走向两性和谐的性别诗学。霍俊明《1989~2009:中国女性诗歌的家族叙写》考察了部分“70后”和“80后”女诗人在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下,在城市与乡土、批判与赞颂中展开的家族叙写,认为其凸显了女性诗歌的历史轨迹和新的美学征候。张晓红《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一书,围绕身体、镜子、黑夜、死亡、飞翔这五个各自独立但又有着内在关联的主题,阐释了女性诗歌的话语特质,讨论了中国女性诗歌话语形成的互文性机制及其影响。(13)
    女性戏剧研究也有成果出现。吴玉杰《女性戏剧的审美建构》认为,20世纪的中国女剧作家以女性特有的方式建构文本,在日常生活中设置多重的人物关系网络,对女性内心冲突的透视细腻真实;在充满象征意味和传奇色彩的文本中寄予女作家浪漫与古典的情怀,实现了对女性自身的审美观照和对男权文化的深刻审视。苏琼《性别、历史的戏剧表述》以二十世纪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女剧作家创作的历史剧为研究对象,探讨历史剧与性别的关系,挖掘性别因素在历史剧中扮演的角色。潘超青《中国女性剧作主体性与悲剧审美的生成》一文,阐发了中国女性剧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建构完整的戏剧发展史观、扩展中国戏剧的研究空间的意义。(14)
    此期出版的研究专著中,《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乔以钢)以性别视角与文化视角相结合,把女性文学从生硬整合的“普遍女性经验”或“全球化性政治”当中解放出来,还原到当代文学动态历史的具体语境中,剖析女性创作与本土历史和文化现实的深刻关联,分析其文化意味和审美风貌,从中揭示中国女性文学的特殊经验。《文学与性别研究》(钱虹)在宏观视野中,对包括台港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女性创作在内的20世纪女性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王艳芳)尝试从理论上辨析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的关联,结合创作实际讨论了女性写作中自我认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差异性问题。《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刘传霞)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叙述与性别建构的关联进行了专题研究。《消费镜像: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程箐)揭示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繁荣发展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剖析。《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黄玲)关注云南女性创作中的少数民族生活及性别文化内涵,探讨其为当代文学提供的独到的审美内容。(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