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文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万历朝的种种文学现象,萌生于嘉靖、隆庆年间,延续至天启、崇祯年间,有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作品的重要版本等在天启、崇祯年间才出现。但万历朝文学无疑是晚明文学的高峰,此后的许多文学现象,主要是其惯性作用下产生的余波,而且还在某些方面呈现回归保守的倾向。因此,本文以万历朝文学作为晚明文学的代表,而在具体论述时,偶尔会涉及天启、崇祯年间的文学现象,就像人们探讨“建安文学”,会涉及曹丕、曹植等在黄初、太和年间的文学创作等一样。 ②《明史》卷二百十三《张居正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 ③狄更斯:《双城记》,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④参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第585页、第586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⑤参见《汤显祖全集》第三册,第1303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⑥见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36、第43页、第52页,人文书店1932年版。 ⑦金圣叹“忠恕”说、“格物”说、“因缘生法”说,见《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第四十二回回前批,第五十五回回前批。《金圣叹全集》(陆林辑校整理)第三册第20页、第四册第769-772页、第998-999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⑧见《薑斋诗话笺注》,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第2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李按察攀龙”:“经义寡稽,援据失当。瑕疵晓然,无庸抉讁。何来天地,我辈中原。矢口嚣腾,殊乏风人之致;易词夸诩,初无赠处之言。于是狂易成风,叫詉日盛。微吾长夜,于鳞既跋扈于前;才胜相如,伯玉亦簸扬于后。斯又风雅之下流,声偶之极弊也。”同书丁集中“钟提学惺”:“其所谓深幽孤峭者,如木客之清吟,如幽独君之冥语,如梦而入鼠穴,如幻而之鬼国。浸淫三十余年,风移俗易,滔滔不返。余尝论近代之诗,抉摘洗削,以凄声寒魄为致,此鬼趣也;尖新割剥,以噍音促节为能,此兵象也。鬼气幽,兵象杀,著见于文章,而国运从之。以一二辁才寡学之士,衡操斯文之柄,而征兆国家之盛衰,可胜叹悼哉!”第429页、第5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新1版。 ⑩见卢兴基著《失落的“文艺复兴”——中国近代文明的曙光》,第21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