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傅玄女性题材诗歌的崇德倾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 杨林夕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傅玄的女性题材诗有崇德倾向。这主要是通过改造人物、直接下定义或改动关键词、增加议论或者评论、选择增删材料以及恢复和改造乐府古辞来完成的,目的是使读者明白晓谕而直接接受其伦理教化。傅玄女性题材诗歌崇德的原因,既与当时的士风、世风及其身世经历、婚姻状况和个人性格思想有关,也是受其挽救当时颓风的创造目的影响的必然结果。除了时代和个人因素也有文学因素,即对《诗经》、汉乐府的文学传承。这种倾向和手法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关 键 词】女性题材诗/傅玄/崇德/儒学/玄学
    【作者简介】杨林夕,惠州学院副教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广东惠州516007)。
     
    “善言儿女”①是傅玄创作的特点。近年来关于其女性题材诗歌研究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其内容、女性形象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及其“善言儿女”即女性诗多的缘由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女性的品德,即使偶有涉及也主要是关注其儒家的思想,而且多只做事实的概述,有欠系统。其实傅玄的女性题材诗歌有明显的崇德的倾向,本文即就此试做探究,以就教于方家。
    傅玄生活的时代,儒学不振,玄学正盛,“无为”之风弥漫。作为魏晋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傅玄拥护司马氏,攻击玄学是“虚无放诞之论”,力图挽救儒学济世救时的地位,致力于以名教治天下的理论阐述,强调“慎有为”,在《傅子·内篇》中批评“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并大声疾呼“汉魏之失未改”而推崇道德的力量。他尊儒而不拘,循道而不放,主张援法入儒、儒法兼济,并首先强调礼治,认为礼教是立政使民的根本,从人性的角度提出贵教。这种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之一就是推崇封建伦理道德。
    一、崇德的表现
    傅玄的女性题材诗歌有二十二首,有的同情女性的不幸,如《苦相篇》《历九秋篇》之后六首;有的抒写女性的相思情感如《青青河边草》《车遥遥》《昔思君》等;有的描绘女性的容仪如《美女篇》《艳歌行有女篇》《明月篇》(“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等;有的歌咏女性才华如《前有一樽酒行》写宴会上舞女起舞作乐的场面:“丝理东西廂,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1]559,《却东西门行》写舞女的舞态和舞姿:“丝竹声大悲。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四目流神光,倾亚有余姿。”[1]560傅玄女性题材诗歌中赞颂女性美好品德的倾向尤其明显。
    (一)描写传统的妇德闺范
    此处所谓传统的妇德闺范,主要是指“三从四德”,尤其是其中的“在家从父”和“妇德”“妇言”。“三从”是在家庭伦理上对女性的要求,“在家从父”主要指爱情婚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郑玄所说的“贞顺”是妇德的核心。“贞”是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诚不贰;“顺”就是《礼记》中说的“婉娩听从”,身为妻妇,事夫、事舅姑要恭顺柔和,身为正妻,还要“去妒”,帮丈夫纳妾;郑玄对“妇言”的解释是“辞令”,也就是善于应对,说话得体的意思。班昭认为“妇言”不必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只要说话时考虑言辞是否恰当,不恶言伤人,不抢话、不多言,不使人讨厌就行了。具体到古代女子的生活应当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藏六亲”,就像《诗经》“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这句话中所描述的那样:蛇居洞穴,以安全为吉祥。女子日常生活要深藏简出,决不与人面面相觑……傅玄的《苦相篇》虽然是同情女性的不幸,却在客观上反映了传统的妇德:“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的严守传统闺范、“婢妾如严宾”的不妒之德、“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的对丈夫和公婆的柔顺婉娩和“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的以夫为天……傅玄同时还表现了对男性喜新厌旧恶德的谴责:“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1]555,认为男性的好色、喜新厌旧、不讲信义的败德无行及其影响下的社会风气,是造成有德行的女性不幸的根源。如此符合传统闺范的女性却有着不幸的命运,这样正反两面叙述,在肯定妇德闺范的时候就加深了悲剧的控诉。因此《苦相篇》对女性的同情和对男性败德无品的斥责是交织在一起的。
    傅玄同情的是有德行的女性,而对于不合封建淑范的行为,傅玄就在诗中予以委婉的批评或者删改,如《秋胡行》在肯定秋胡妻坚贞品德的同时,也有“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1]556的含蓄批评,认为秋胡妻刚烈的投水自杀行为,不符合女性应柔婉的要求;汉乐府《有所思》写少女婚前的自由恋爱,拟作《西长安行》对这种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遵从“在家从父”的行为不满,就改少女为思妇,婚前的自由恋爱变为婚后的相思;模拟《陌上桑》的《艳歌行》,也删掉罗敷“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和长篇大论的夸夫拒使君“共载”的嬉笑怒骂,因为这不符合“四德”中“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的要求,改为“使君言何殊。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阙位,愿君改其图”[1]555的言简意赅而应对得体的正面规劝。
    (二)歌颂从一而终的坚贞品德
    坚贞既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夫妻的情深、恩爱和谐,也表现在特定情景中坚贞不移甚至誓死卫护贞节。前者主要表现为情感生活,如《秋兰篇》和《饮马长城窟行》写女子对远游丈夫“感物怀思心”[1]556的深情挚谊;《车遥遥篇》以女主人公“愿为影兮随君身”[1]565的奇特想象表现其思夫的绵绵情思。后者主要表现在婚姻义务和夫妇的伦理大义。维护贞洁最典型的是《秋胡行》和《艳歌行》,其中有夫之妇秋胡妻和罗敷的拒绝调戏,都表现了对夫妻伦理大义的维护。《秋胡行》中秋胡妻得知桑园赠金者是自己的丈夫时,竟然不惜投水而死;《艳歌行》沿袭《陌上桑》歌颂罗敷谏拒使君“共载”的无理要求以维护婚姻伦理。
    即使是弃妇亦“要君黄泉下”[1]557、坚守“生死同穴”的从一而终。如《昔思君》《怨歌行》等诗极写思妇被负心男子抛弃后的无奈、哀怨和孤独,但是她们依然深深地思念,心系薄情人,坚贞不变,很难看到愤怒和决绝,而是抱着破镜重圆、从一而终的幻想和希望、信念:“千秋要君一言,愿爱不移若山”[1]561“甘心要同穴”[1]559“要君黄泉下”。又如模拟汉乐府《有所思》的《西长安行》一改原来主人公“闻君有他心”后将精心准备的礼物“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的决绝之情,而为“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1]564的软弱留恋。即使不得不面对“妾心结意丹青”而“君心中倾”的现实,也是依然坚守自身的高洁“荞与麦兮夏零,兰桂践霜逾馨”[1]562。
    (三)对其他伦理道德的推崇
    傅玄不仅张扬传统的妇德和夫妻伦理大义,而且包括封建的道德规范,如孝道礼法、等级制度甚至文人志士的侠义、道义。《秦女休行》记叙了庞烈妇矢志为父母报仇的孝道、勇于报仇的烈义②、侠义和杀死仇人后果敢到官府自首的“不苟活隳旧章”遵循礼法之道义,高赞“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强”。所以清末以蓝鼎元《女学》为代表的女教书中,“妇德”标准更加具体繁细,不仅对妇女在不同情境、不同角色中都有详细的规范,而且增加了本是男性应该遵守的诸如“敬身”“重义”“复仇”等对女性自身品德的要求。
    儒法两家都以为,贵贱有等、上下有序是完全必要的。这种等级分配制度,对有效行使封建统治的权力,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既在制度上保障了尊卑之分,也有崇德教化的作用。傅玄在《傅子》中提出了定爵禄之制,强调隆礼尊贤要重德行,即《重爵禄》篇中的“德贵功多者,受重爵大位、厚禄尊官;德贱功寡者,受轻爵小位、薄禄卑官”。刘淑丽认为《艳歌行》中的罗敷不仅拒绝了使君,还申了礼法。作者想藉此劝诫当时社会日益增多的喜新厌旧、藐视礼法的行为,罗敷由此成为当时社会许多家庭女子学习的典型[2]。不仅如此,《艳歌行》的罗敷还是傅玄等级尊卑观念的传声筒。作为太守,在采桑女罗敷眼里,可谓官尊位大,则应该德贵功多。所以傅玄首先让罗敷懂得尊卑有序。虽然同是立场坚定的拒绝使君,汉乐府的罗敷有着太多的不恭和嘲讽,语言和态度都不合乎其身份和礼仪。傅玄笔下的罗敷言行中规中矩:她不仅没有责骂使君愚蠢、嘲笑他不思进取而专好女色,反而自称“贱妾”“鄙夫”,并“长跪”着规劝使君;其次罗敷的讽谏不用酣畅淋漓的侃侃而谈,也不用“侍中郎”很快就“专城居”的更“重爵厚禄”的夫婿来对比和威吓,《艳歌行》消除了《陌上桑》中作弄使君的自由睿智、嬉笑怒骂和夸夫的自信洒脱,这既使罗敷不违“妇言”和等级的规范,又宣传了作者“德贵就位大官尊爵重禄厚”的观点:罗敷只用自己这个位卑而低眉顺眼的民女对比、提醒太守,您是“天地正阙位”——重爵厚禄尊官之大位,“愿君改其图”——理应追求德昭功高!一语足以警醒使君。而且用这种严正庄重的言辞来拒绝才算是以理服人,这种正面宣教的方式和汉乐府的嬉笑怒骂、嘲讽不恭的态度甚至以捏造模糊的尊官显位③来“以暴制暴”相比,才是符合礼义道德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