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化解花木兰式文化困境与戴锦华探讨女性文学,解构女性主义悖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午荷 参加讨论

    解放的代价:花木兰式处境
    高兴:在您阅读的大量优秀女性文学作品中,有哪部作品在深刻性、复杂性——我指的是处理两性关系方面,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戴锦华:我刚好想到了王安忆的中篇小说《神圣祭坛》,她在作品中描绘了两性关系的极端微妙之处:如果一个女人成为男人精神上的知音,如果他们真正达到了精神上的平等,在他那里她就不再是女人。这种精神上的深刻理解和平等的交流,就似乎取代了、也取消了一切性别之爱的可能性。这同样是重要的,是解放了的女性所面临的另一种困境。
    高兴:男人面对智商较高的女性,多少有点心虚吧,不敢拿她当女人。
    戴锦华:前一段时间我又重提了类似话题,即广义的花木兰式处境:一个自由解放的女性,进入社会生活的前提,是“化妆”为男性,因为社会生活的全部规范都是男性规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领域当中,评价标准当然同样是男性标准。介入社会生活就意味着你必须以付出、掩饰自己的某些性别特征和需求为代价。而女性的另一个“古老的”困境,是被迫藏起自己的智慧,“化妆”成“女人”。
    我很好奇你刚才跟我讲的那位捷克作家,他说他“拥有过很多优秀的女性”是什么意思?拥有她们的肉体或心灵?他与她们倾心相爱时,是否也倾心畅谈?我们都知道那个古老的偏见:女人是没头脑、非理性的,女人与哲学无关。而可笑的是,这样的女性通常是被男人热爱的女性。还是我熟悉的例子——玛丽莲·梦露,今天大家已知道她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女人,但在银幕上,她只是一个胸大无脑的金发女郎。大家更熟悉的就是麦当娜,她在中学时已开始自修大学预科的课程,成绩优异,经常辅导男同学。但她发现自己却是唯一一个没人追求的女性,这以后她开始扮女性:性感,同时无知(笑)。
    高兴:那么,女性怎么化解花木兰式的文化困境?在一个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当中,如何做出自己的个体选择?戴老师能否给女性读者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和可行性建议?
    戴锦华: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在当今女性权利仍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女性对自己、对现实、对性别权利有清醒的认识,还是可以做出智慧的选择,并获得自己的空间,参与到历史创造、改变现实的过程中去。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鼓励大家的,但是我真心推荐大家博览群书。读小说的快乐和收益将伴随你一生。我自己从童年时代开始,为了面对孤独,也是为了面对成长的烦恼开始大量阅读——我说了太多次了,我11岁时已经一米七了,一个女孩在那个年龄就长到这么高,高过所有的老师,而不只是所有的同学,那种痛苦,背后的戳点……阅读一直是我的庇护所,是我的洞穴、我的家。我有把握跟大家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陪伴你一生的宝藏,你阅读了,记忆了,你将拥有谁也夺不去的宝藏。有一天你真的一无所有,漂流荒岛,遭到囚禁,你仍可以在心里打开这些书。我相信这个说法,读50本有选择、有质量的书(可以是小说,可以是电影),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这是我的体会,不是我的训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