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叶嘉莹:“每个人都应汲取中华文化的美好一面”(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参加讨论

    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的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与挫折
    问:您一生“以透过诗词来介绍和弘扬中华之优秀精神文化为职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说您的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您为何一直坚守这样的志意?
    叶嘉莹:我是一个曾经历过不少坎坷忧患的人,我平生从来未曾萌生过任何成名成家的念头。我只是一个从幼年时代就对古典诗词产生了热爱,并且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的工作者。是古典诗词给了我谋生的工作能力,更是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的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与挫折。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
    由于自知“老之已至”,我才如此急于想把自己所得之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的体会传给后来的年轻人。我曾在为《诗馨篇》一书所写的序中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感发之生命的长流。”我们一定要有青少年的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泳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一个人的道路总有走完的一日,但作为中华文化珍贵宝藏的诗词之道路,则正有待于继起者的不断开发和拓展。
    我能用一种沉毅坚忍的心态来面对和担荷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我早年所背诵的《论语》《孟子》等书,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问:您说《论语》是您背诵得最熟,也是对您影响最大、受益最多的一本书,并且年龄愈大,对书中的人生哲理也就愈有更深入的体悟。您如何看《论语》等儒家经典?
    叶嘉莹:我们家是很保守的旧家庭,从小没有送我出去读小学,请姨母教我们读书。我开始读的是“四书”,从《论语》读起的,也背诵一些诗篇。当时我读到了《论语》里面的一句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如果在早晨了解了什么是“道”,就算你晚上死了,你都没有白白的来到世界上一场。那时候我是小孩子,觉得很奇怪,这“道”是什么东西?难道这么重要?这是我后来慢慢才懂的。
    我能用一种沉毅坚忍的心态来面对和担荷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我早年所背诵的《论语》《孟子》等书,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在艰苦的物质生活中,所想到的是《论语》中所说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及“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的一种自信与自立的精神和态度。在我看来,不仅诗歌中充满了活泼的感发之生命,《论语》一书中也同样充满了活泼的感发之生命。而我平生读书的最大的乐趣,就是从所读的书中,去探求和体会这一份活泼的可以使人的精神提升起来的生命的力量。《论语》一书的可贵之处,就在其语言之简短,而且可以各自独立成章。悟到一句话,就有一句话的受用,而且所悟之道可以随年龄与体验之不同而与日俱进。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思想也不免有局限之处,但整体说来,孔子实在是位了不起的哲人和圣者。“哲”是就其思想智慧方面而言,“圣”是就其修养品德方面而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