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古城墙浅析及对若干问题的思考——代绪论(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八、古城墙功能的“转型”与现状
    中国古城墙的现状,可以说令人欣喜,也令人堪忧,但总趋势向科学保护方向发展。
    由于中国近代火兵器尤其攻城器械的发展,中国古城墙这种建筑形式,在20世纪出于各种缘由逐步被人们所摈弃。目前,中国残存下来的古城墙(有的仅剩遗址残段),尤显珍稀和濒危!城墙,作为中国建筑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形式之一,在未来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将不会再度大规模、大范围的兴建。因此,现存的中国古城墙无论完整或残损,无论是地面的残墙还是地下的城址,都将成为未来中国古城墙的“活化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墙实现了从“实用型”到“文化遗产型”的重大历史转型,全社会再度关注各地遗存的古城墙。根据国家文物局在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前编制的《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部刊物)整理后得知:全国城墙等级保护单位总计有4976处(座)[25],而在1982年(不含)之前的全国城墙等级保护单位仅有539处(座)。由此可知,自1982年新增的全国城墙等级文保单位占总数的89.17%,同时也说明了“转型”后的中国城墙大范围保护起步仅30余年。

 
    中国政府及文化文物部门对古城墙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多方面的支持,也提供了法律和法规上的保障。短短30年时间,全国各地的城墙属地结合当地的城市建设,兴起了修城“热潮”,许多残存城墙(或遗迹、甚至城址)得到维修和加固,周边环境得到整治,形成市民休闲散步的公共场所。总体上看,“转型”后的中国古城墙,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并赋予了城墙文化遗产的时代功能,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从人们认识上,将“城墙”从文物的概念,提升到了文化遗产的概念,这是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城墙价值认识提高的反映。单纯的“文物”保护,强调的是对“物化城墙”的保护;而“文化遗产”保护,则强调了“人”在“物”中的作用,强调了“人”对“物”的传承功能和价值!这个概念上的重大变化和提升,为今后中国古城墙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和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古城墙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无论保护的数量或者保护的级别均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表明中国各级政府、文物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国古城墙的关注和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墙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以千计,但绝大多数仅仅是城墙地下遗址。目前,全国城市城墙地面保存长度1公里以下不足以百计,地面保存长度1公里至10公里不足50座,地面保存长度10公里至15公里只有3座,地面保存长度超过20公里的城墙,惟有南京城墙一座。但是,中国古城墙在各地保护中,当前面临的问题还有不少。突出的问题是:除极少地方敢于冒犯国家法律法令、擅自拆除古城墙外[26],其它则属于城墙“保护”中的误区或认识上的不足,同样也造成一种“保护性”的破坏,实属遗憾。这是中国古城墙在新世纪之初,如何保护、利用所面临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这无疑会削弱中国古城墙“原真性”的文化遗产价值。
    耗费6年编撰这部囊括尚未完全的中国城墙专业书籍,正是出于对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针对中国古城墙基础研究的需要;其二,是中国古城墙保护现状的需要。中国古城墙在历经数千年之后,虽然遗存的数量已经不多,但是残存的这批古城墙无论是基本完整,或是残垣断壁,甚至仅为城址,它都是中国古城墙遗存下来的“活标本”,必将伴随中华文明走向长远的未来。

 
    2014年1月30日初稿
    2015年5月3日修订
    于南京读壁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