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梳理了汉语“一锅饭吃十个人” 这类受施结构的研究, 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利弊, 从汉语自身理论——音义互动规律角度, 分析了汉语“一锅饭吃十个人” 的语用含义、 语义限...
摘要: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也是介绍中国文化的经典名作之一。《中国人》作为其最新也是流传最广的译本,有超越前译本之处。但译文在翻译策略、句式结构、词汇理...
摘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套路”的传统用法及其网络影响下的新用法进行分析,发现网络热词“套路”发生了语义和用法上的变化:语义上增加消极的新词义;用法上不仅可以做名...
摘要:“无怪乎”从跨层结构短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街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涉及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有:跨层结构词汇化、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韵律制约导致...
摘要:隐喻是《楚辞》写作的诗学机制,隐喻翻译直接关乎目的语读者对《楚辞》内涵的理解与领悟。隐喻翻译应兼顾隐喻目的,以传递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旨归。以认知语言学...
摘要:对外介绍中国的思想、观念、情况时,难免要涉及许多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如果翻译不准确,轻则理解失误,重则产生相反效果甚至给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通过考察大量跨文...
摘要:"假+NP"源于2017年初的网络流行构式"我可能V了假N",同时作为一个网络语在日常生活中流行起来。"假+NP"中形容词"假"具有搭配广泛性和能产性的特征。"假"作为一...
摘要:以中国当下流行的20个新词为例,通过对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以研究流行新词翻译的可接受性程度,并揭示影响对外翻译可接受性的因素和翻译策略。研...
摘要:有定性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具有类型学意义上的共性特征。过去的研究视其为语法范畴或语义范畴,都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或问题。有定性作为语法范畴,无法解释大量的...
摘要:白话文运动已经走过100年,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出版距今也有120年。百余年来,中国语言学一直是在这样的发展方向上稳步前进:努力学习西方语言学方法,不...
摘要:表情达意的修辞行为是人类重要的基本行为,实质是将内在的意念情思进行言语化处理,其间存在重重困境。欲突破困境进而适情适境地实现修辞创造,需要重新深入探究导致修辞困...
摘要:本文以日语中由「て」「ながら」「たり」等接续助词后接「の」构成的“V+接续助词+の+N”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该现象成立的条件进行了探讨。本文主张该结构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摘要:语言学与生态学融合既可能形成生态语言学,也可能形成语言生态学。欧美及国内学者普遍将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当作生态语言学的两种研究范式,俄罗斯也有部分学者持这一观...
摘要:本文从国家语委语料库中提取覆盖率达90%的高频动词,经人工筛选及分类,分为31个义类。采用计量的方法,对31类高频动词词频、词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义类分布特征看,心理、...
摘要:在中国南方部分民族语言中,名词存在生命度的认知范畴。这一范畴就标记方式而言具有多样性。根据标记对象所属或所依附词类的差异,标记方式可以分为自标和他标两大类。自...
摘要:关于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都集中在特定时间词语、关联词语等的篇章衔接功能上,对时间等连接成分进行系统分析和描写的并不多见。通过系统梳理现代汉...
摘要:近期,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开始出现反思趋势,西方文论本身也成为反思对象之一。反思过程中出现了对西方文沦的一些误读,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研究者可能忽略了自身研究奠基...
摘要:零代词是先秦汉语一种常见的语法单位,一般属于第三人称代词,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补语。零代词可以用作"其""之"不能充当的主语;用作宾语和补语时,它跟"之"存在分工,而跟"于...
摘要:戴震《转语二十章序》取虚词为例,按照意义和古音两条系联标准,用平行互证的方法重点证明了上古时地音变的一种类型--“位同”,即发音部位发生了演变而发音方法保持不变。...
摘要:《玉篇》是汉语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辞书,在汉字文化传播和汉字文化圈的确立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玉篇》的流行得益于唐宋时的改编与修订,今见在《玉篇》有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