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史写作的知识与教育目的大于其科研意义,这导致其不可避免的工具化。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共时性”特征,这使得当代性成为文学史写作的决定性因素,即不仅要考虑作...
《朱三小姐的一生》这个集子包含了同名小说在内的六个短篇,它们令人惊异地体现出主题与风格上的连贯与一致,如果用时下流行的取名方式,完全可以叫做“下只角悲苦故事集”。...
《人,或所有的士兵》属于那种让人一见就望而生畏的作品,它用巨大的体量——磅礴而恢弘的格局,绵密的事件与人物,盘根错节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小说中久违了的崇高感。那种崇...
《山河》以一个私生女的独白口吻叙述自己的前史和现状,可以说是一种倾诉体小说。通过对记忆不断的回溯,“我”连缀起自己的成长轨迹:一个在高档小区做家政的女工,认识了一...
李宏伟的小说辨识度很高,在一个文学期刊里很容易区别于那些滑溜顺畅、精心编制的平庸故事,就像一头慢吞吞的犀牛行走在非洲草原,周围满是欢欣雀跃、奔驰往来的瞪羚和角马,...
一个敏锐的当代社会观察者,应该会对21世纪初年发生在中国文学场域中的“文学终结论”论争记忆犹新。时隔几年之后,当初发表“文学终结”之说,进而引起中国文人学者群情汹涌...
一 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韦勒克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说:“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所说的‘甜美’(dulce)和‘有用’(utile),即:诗是甜...
演讲者:刘大先 演讲地点:锡林浩特民族文学作家翻译家培训班 演讲时间:2019年7月 变化的网络语境与动态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发展的这二十余年,从最初的BBS留言板,到网站论坛,...
摘要: 石一枫通过讲述类型化人物的道德故事,形成了一种时代寓言的表达,从而规避了个人化审美形式主义的匮乏和“歇斯底里现实主义”的缺失。他凭恃明确的主旨编撰叙事,在芜...
内容提要:《人世间》书写晚近1950 年代中国变革现实中以工人为中心的平民命运, 继承了19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遗产,并赋予其时代性内容,展示了民间中国与政治中国之间的交融互...
一 《西岸上的宣礼》(azān-e-maghreb)是伊朗现代作家萨义德·纳非...
零 英语第二公用语化问题由来 2000年开始后不久,日本媒体便报...
本文以汉语自身的眼光重新审视“了1”与所处语句,,证明“了...
常州话的达成貌及其价值 史有为 (日本 明海大学) Abstract: T...
内容提要: 鲁迅以动为本位的理想人性论,是针对中国传统专制...
演讲人:孙郁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9月 简历 孙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