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坛聚焦] 当代文学应再造汉语诗性的辉煌 2017-10-17

    一 与当下文学在观念、主题、叙事方式方面的巨大进步相比,文学语言却显示了明显的滞后。因为市场经济的介入、消费文化的泛滥与网络文学的影响,传统的文学生产模式正在被拆解...

  • [文学视点] 年轻人需理性消费偶像剧 2017-10-17

    近期杨幂、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迪丽热巴主演的《漂亮的李慧珍》和景甜、任嘉伦主演的《大唐荣耀》等偶像剧凭借几十亿次的网络点击量和高收视率着实狠狠地火了...

  • [文坛聚焦] 80后诗歌的命运与出路 2017-10-17

    继上世纪末的集体“热身”之后,80后诗人便以全新的姿态在新世纪舞台上正式登场,并展示出自己的风貌。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那些明亮而尖锐的诗歌声音,那些源自灵魂深处...

  • [文学视点] 哈佛教授:《红楼梦》的续写也需要数学 2017-10-17

    科学研究与人文思维有何异曲同工之妙?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红楼梦》的续写有何帮助?中国古代神话的叙述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虚数的发现,如何体现了东西方数学解题的认知差异...

  • [文坛聚焦] 左思《三都赋》邺都的选择与描写——兼论“洛阳纸贵”的历史与政治背景 2017-10-17

    【内容提要】 左思《三都赋》选择邺都而不是洛阳作为描写对象,有对曹魏尤其是对魏武帝曹操武功文治历史功绩的认可与肯定,《三都赋》对邺都的选择与描写很好地表达了“正之以...

  • [文学视点] 从“家长里短”透视“家国情怀”——在董晨鹏《共和国平民简史——一个工会 2017-10-17

    董晨鹏(1966-)是一位勤于读书、精力充沛、涉猎广泛的多产作家。他的第一本《我的兄弟,我的姐妹》问世后,颇受好评,作者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场合透露,准备创作另一部报告...

  • [文学视点] 侯玮红:寻求女性真我风采的绽放 2017-10-17

    女性文学之所以存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表达女性的心声,探寻女性的自我解放之路。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的发展,恰恰呼应了这一艰难曲折的求索历程。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

  • [文学视点] 陈思和:我心中的巴金先生 2017-10-17

    我不是一个爱做笔记的人。有许多事情发生,当年仗着年轻记性好,好像什么都可以清清楚楚地保存在脑子里。但最近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比如,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谒见巴金先生的?我一...

  • [文学视点] 透过古诗文看古代剑文化 2017-10-17

    剑,轻盈美观,携带方便,既可作武器,又可作佩饰,因而曾长期受到古人的雅爱。流风所及,代代相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周秦汉唐时代,社会上下佩剑之风秾盛,留下了...

  • [文学视点] 读刘西渭《咀华集》、《咀华二集》有感 2017-10-17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中国现代评论家刘西渭先生的评论集《咀华集》、《咀华二集》,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文字的大餐。这两本评论集子是刘西渭先生对我国现代某些作家作品的评述。先...

  • [文学视点] 网络文学“普查”的必要性 2017-10-17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出现推动了写作模式的更新与“读屏时代”的降临,然而庞杂的内容和更新速度则让网海撷英殊为不易。欧阳友权主编的新著——《网络文学五年普查(2009-2013)》很...

  • [文学视点] 那年高考 2017-10-17

    又到一年高考时节。听到周围谈论与高考有关的话题时,我当年挤独木桥的情景就如同蒙太奇的镜头,时不时闪现到我的脑海。时光在流逝,不经意中会冲刷掉一些岁月的痕迹,可是那...

  • [文学视点] 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论演化及其限度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于20世纪前期主要在神话和歌谣研究领域进行人类学方法的尝试,新时期以来,在现代人类学及后现代相关理论的影响下,研究领域逐渐扩大...

  • [文坛聚焦] 唐人乐府学述要 2017-10-17

    【内容提要】 唐人称乐府者,实分当代乐章歌词与各种形式的拟乐府两大类。而其称乐府学者,实以后一类为主要内容。唐人乐府学具有理论与创作同条共生的特点。初唐为沿承齐梁体...

  • [文学视点] 从有声到寓意——源自古希腊的诗画传统 2017-10-17

    诗歌和绘画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常常被联系在一起,二者都能产生有意义而又可感知的意象,都能因其说服力量而对读者产生教化作用。这一点极大地鼓励了诗画交融,终于在文艺复兴...

  • [文学视点]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 2017-10-17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并不是一个新命题,长期以来,在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定位和当代文学史研究这两个层面上,“文学经典化”一直是批评家热论的话题。该命题本身具有丰...

  • [文坛聚焦] 虞翻之贬对士人的影响 2017-10-17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学界对这位汉末东吴名臣的《易》学贡献多有述及,却罕有对其贬谪文化史贡献之探讨。据《三国志·吴书·虞翻传》,由于直言获罪,虞翻被贬岭南十八年...

  • [文坛聚焦] 研究当代文学新演变——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 2017-10-17

    【核心提示】我们的文学理论批评,要走出自说自话的局限,跨越“圈子化”的桎梏,要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在增强“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上下功夫,...

  • [文学视点] 原则与方法——文学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2017-10-17

    所谓文学阐释的有效性是指对文学文本的阐释行为所得出的结论既符合文本本身的逻辑内涵,又符合文学评论者所持有的相应的理论与方法论的逻辑,是二者相契合的产物。之所以说它...

  • [文学视点] 欧洲的乡愁——《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论略 2017-10-17

    “对我们这些流着日耳曼血液的人而言,宇宙思想不止于台伯河与塞纳河。莱茵河与多瑙河,美因河与内卡河归根结底还是罗马人的……”[1]库尔提乌斯这段激动人心的讲辞将罗马确证...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