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傅道彬(黑龙江省文联主席、教授) 主 持 人:詹福瑞(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教授) 时 间:2016年9月7日 地 点: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1、先...
“为谁写作”是个极其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无论是作家还是教授写作之人,都要面对并对此作出回答。 为文学奖写作虽然不可厚非,但却绝非创作捷径,因为作家不...
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衰微、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之际,徜徉于滋养自然主义的科学主义大潮,愤懑于浪漫主义走向极端后的虚无浮泛,这种古已有之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格外盛...
关于生态批评的浪潮,不少生态批评家对其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斯科特·斯洛维克把生态批评分为三波:第一波的研究重心是自然写作;第二波关注环境公正;第三波则在反思第一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分量。”与会代表告诉记者。 新当...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情与世情的这种相互联动的对应关系,不仅深蕴于文学的历史演进,也内含于文学的年度发展;不仅呈现于整体文学的运行状态,也体现于作家个...
当代蒙古族小说是族源意识与地域文化充分融合的艺术结晶,它延续着蒙古族的文化基因,依托祖国北疆游牧民族移动性生产生活方式,在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的创作最为兴盛发达。内...
与五年来的社会生活气象万千一样,五年来的文学创作,写法上前所少有地多样,样态上前所少有地丰繁。但多样中有主线,丰繁中有重点。这主线就是,文学更以自己的主动姿态呼应...
到了新世纪,女性诗歌创作明显出现了“身体写作”的重新审视、“日常诗学”的建构、“诗美本体”的探寻三个方面的倾向,女性诗歌批评对于这些创作态势以及女性诗人们诗学看法...
对于李宏伟、夏笳和飞氘而言,他们的科幻小说所具有的现实性和当代性则是另一种面目。他们的科幻作品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软科幻所不能涵盖,因为在他们那里,科学的叙事功能明显...
在符命思想深入人心的时代,层出不穷的祥瑞构成了谶纬繁复的意象世界。其中不仅蕴含着汉人基本的思想图景与心灵体验,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因素。虽无益于经典,却形成了稳...
只要人类出生时是0岁,成长就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成长因此也成了儿童文学永恒的话题。关于少年成长小说,我想从三个词语入手谈谈,算是漫谈。 第一个词:孤独 当下少年成长面临...
胡可先教授多年来利用出土文献尤其是墓志文献研究唐代文学,功力深厚,成果卓著,已经先后出版了《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和《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而这部新著《新出...
五年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态势,无论是中短篇还是长篇,都是成果丰硕,成就斐然。作家们以敏锐的艺术触角、独特的审美方式、强烈的现实关怀,把笔触深入...
20世纪以来,域外的各种文学理论层出不穷而喧哗不已。相对于此,我国当下的文学理论则寂静滞后。 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学理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站在中西文学理论的节...
李敬泽: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的重要讲话和2014年的讲话一起,构成了完整、宏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系统论述,提出了很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对现在的文...
作为民族情感和民族历史的精神刻度,经典文艺作品从来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和“魂”。古往今来,有的作品之所以在时代的变迁中而不朽,成为传颂千古的经典,有的作...
“少年成长小说”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类型,近几年受到的关注持续升温。在鲁院读书期间,有幸与良师益友讨教一二,遂生拙思三点: 其一为“概念中的迷思”。明晰概念,可以更好...
临近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即将迎来百年纪念。近百年来,文学报刊作为主要文本载体和传播方式,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史料...
原文作者: 姜异新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原文标题: 回归“书写中的鲁迅”——略论鲁迅手稿研究的学术生长点 原文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第3期 作为国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