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住在补树书屋的老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钱振文 参加讨论

    那年12月,北京已经进入了寒冬季节。老同学带着夫人和孩子从北城赶到南城,参观我在菜市口的新居。过后,我们决定到附近的牛街品尝清真菜。两家人迤逦穿过法源寺前的广场,一行行的银杏树早就落尽了叶子,但匀称细密的枝条伸展在隆冬的阴霾中,也有足够的风韵。在教子胡同吃完饭,我们在旁边的其它胡同转悠。这些胡同看起来光秃秃的,但实际上内容丰富,几乎每一个门洞里都发生过数不尽、如今却少有人再知晓的故事。只有很少的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院子,会在门口挂上牌匾,介绍曾发生在这个院子里的、最著名的故事。而即使是这样的保护院落,大多也依然有人居住,并不会像专门对外开放的单位那样,在每间屋子门口标明这间屋子曾经的辉煌。
    我带同学一家去看就在附近的绍兴会馆。绍兴会馆是当年鲁迅先生随临时政府由南京迁来北京,曾经住过7年多的地方。虽然不是私宅,但这里是他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而且是他开始新文学创作的地方。1918年4月,住在绍兴会馆补树书屋的周树人,用鲁迅做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在绍兴会馆最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鲁迅发表小说、诗歌、杂文等各类作品50多篇。在离开绍兴会馆三年后写作的《〈呐喊〉自序》中,鲁迅回忆了在绍兴会馆补树书屋开始文学创作时寂寞的心境: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抄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失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
    绍兴会馆现在是区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院落的格局得到了保护。但是院子里住着起码四五十户人家,在原有老屋的基础上,人们在院子里的空地上又盖起了密密麻麻的临时建筑,整个大院子就像一座迷宫,要是没有熟悉的人,别说找到鲁迅先生曾经住过的屋子,就是顺利找回出口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前几次来参观完,就是问过几次路才得以从大门口出来。当初,就是在这样的乱闯乱撞中,我找到了补树书屋。鲁迅所说的“三间屋”其实还在,只是后来的住户在房子前边又接出来几间简易的住屋,也就很难看出那“三间屋”的真容了。好在住在这里的老李是个很利落而又热心的人,他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这个院落的变迁。鲁迅所说的“三间屋”原来的门口在中间的堂屋,堂屋左右两侧各有一门通向两边的屋子,当年鲁迅住在右边的一间里,也就是现在李先生一家的住屋,不过现在这三间屋分属不同的家庭,李先生住的这间屋子就单独开设了门口。
    这次我带着同学一家还是冲着热情的老李去的。其实,整个绍兴会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风貌,但因了老李的努力,竟还能够让人把这块地方和鲁迅联系起来。
    我们进去时,院子里很冷清,看起来门窗都封着,小院子墙头上“某某到此一游”等留字也不见了。起初还以为是老李一家搬走了,我的心有点发凉,转到老李住处隔着玻璃探头看,发现他正在屋里。老李看出我们是来访的人,笑着招手让我们进屋。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这种情形他估计早见惯了,但他并没有认出我是来过几次的人。屋里亮着电灯,黄色的灯光让人感觉很温暖。显然,在我没来的时候,老李正在一个小书桌上用功,桌子上的台灯还亮着,笔记本电脑也正打开着,我凑近了看,发现老李正在看一篇鲁迅的文章,电脑边上还有几张随手做笔记的纸张。老李解释说,有一次一个游客问他看过鲁迅全集吗?弄得他挺尴尬,后来就开始一点点看鲁迅的作品,现在差不多看过一半了。
    老李给我一本他自己编辑装订的小册子,封面上的字样是“鲁迅与北京、绍兴会馆、补树书屋和我们——纪念鲁迅先生来北京100周年”,内页是关于鲁迅与北京、鲁迅与绍兴会馆、鲁迅与补树书屋的简单介绍,还有几张复印的图件,如周作人手绘的他和鲁迅住在这三间屋时每间屋子里的家具摆设,补树书屋当年的老照片。这些资料是老李早就弄好的,前几次我来时老李也曾给我看过,只是这次又做了些补充,起码“纪念鲁迅先生来北京100周年”是这个材料中新加的文字。就在之前,我所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刚刚举办了一个同样是纪念鲁迅先生进京100周年的展览,叫做“鲁迅与西城”。当我把这个事告诉老李的时候,老李说,他在电视上看到消息了。老李告诉我,今年来的人特别多。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地方并不是只有一处,而且每一个住处都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因此,有心人在北京寻访鲁迅曾经的足迹时,总想看到除了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之外的其它几处地方。而与保护完好的西三条21号院相比,其它地方的保护状况并不怎么理想,严重超负荷的居住人口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几处地方原有的景观和风貌,但值得庆幸的是,就连没有任何保护级别的八道湾11号院和砖塔胡同84号院也挺过了北京旧城内一阵阵刮过的拆迁风。不管看起来多么凌乱不堪和不尽如人意,只要这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人们就会如释重负和心满意足,这些院子中多余的和不足的地方,人们会通过想象去修补和完善。
    临走,老李送我们到屋外的院子里。同学向老李询问那棵槐树在哪儿。我也不知道老李是否见过那棵在炎热的夏夜给鲁迅带来过凉爽的槐树,但我知道老李曾经不厌其烦地给人们解释这棵树现在已经没有了。人们总是对有可能传递过去生命信息的事物怀着深深的期待,因此,当知道这些有可能曾见证历史的事物不存时,遗憾也是深刻的。但好在人类文化具有累积性,上一代甚至上几代的文化积累能够通过文化符号传递给下一代,补树书屋的老李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文化保护者和传递者。(钱振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