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目诗人萨都剌是蒙元时期汉语诗歌创作领域一位重要的诗人,他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诗歌作品在内容上主要是以反映上都、大都的自然风光及现实社会生活为主,体式、风格多样,为蒙...
作者简介: 余夏云,苏州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图像研究,二是电影研究。它们共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文本世界,对过去...
达斯坦表演与口头传播面临着生死存亡。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进入及其涵化式影响,随着“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加垢詈,随着中国传统生...
广西曾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今天,飘扬在八桂大地上千年悠扬的歌声正渐渐变弱,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刘三姐…… 今天的民歌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内容提要: 刘勰与萧统都重视祭文一体,但二人的祭文观存在着差异,表现在《文心雕龙》不论祭古人文,《文选》不重潘岳祭文两个方面。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祭古人文与吊文文体...
一、引言 中国文学的创作与文学研究在80年代极其热烈了一阵之后,便被认为一路下坡,颓势难掩。于是先有一些危机意识比较强的人惊呼文学在社会中被“边缘化”和理论上“失语化...
作者简介: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 封面、插图、地图等图像内容作为一种空间符号系统已经成为文本叙事的载体,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本价值,也具有史料学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的研究中,“五四”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70多年来,有关“五四”的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人们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断解说着“五四...
东巴经不仅仅是纳西先民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集纳西古典文学大成的宝库。东巴文学的出现,是纳西族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举。简言之,东巴文学是东巴教祭司--东巴用古老的...
作者简介: 吴小锋(1982- ),男,四川新都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内容提要: 通过对《论语》中“文章”与“文学”二词的分析,本文尝试表明:至少在《论语》营造的语境中,...
作者简介: 王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女性是两千年历史的盲点,这使得“历史”成为一个相对于女性的巨大的政治概念。由...
内容提要: 中国诗歌传统的主流是抒情,其内部蕴涵抒情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存在重抒情与重知识两种取向,形成了抒情论述与知识论述。诗歌史上的唐宋之辨在诗学思想层面上即是抒...
唐宋时期,纳西族社会发生了较大跨度的历史性演进,尤其是西部纳西族地区,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南诏势力崛起后,纳西族地区归属南诏,并与南诏同归唐朝,...
内容提要: 《格萨尔王传》之《世界公桑》部,讲述格萨尔王为开始其戎马生涯举行祭祀战神的煨桑故事。此部多处有远古藏族文化现象的记载,本文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女性地位...
在德勒兹后期的主要著述中,“线”与“生成”成为其解读评价文学作品、阐述创作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下面这段话集中表述了这两个概念:“写作正是去追踪那些非想象的逃逸线,...
作者简介: 王富仁,1941年生,山东高唐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的形象》及《文化与文艺》等。 一 研究框架问题 迄...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的民族文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这三个民族中产生了以乌热尔图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
作者简介: 张菊玲,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教授、满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注》等。 清朝,满族人统属满洲八旗,故通常称...
作者简介: 石圆圆,文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日文学关系及跨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 周作人的文学思想以“人的文学”为核心,而他的风物书写,也与此紧密相连。...
作者简介: 卢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级博士研究生,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编辑 内容提要: 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中呈现出回忆与阐释、混沌与启蒙这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