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57年在大学校园里写出第一篇散文并刊发于校报算起,王充闾与文学结缘已经整整60年了。这60年间,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家的人生角色也经历着一再转换,其中...
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抗战之前,晚清以来的中国积贫积弱,国势日衰,到抗战时达到最低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抗战胜利扭转...
《王城如海》有着特殊的小说形式感与思想质地,堪称徐则臣小说写作的新标杆。 这部小长篇故事架构并不宏大,而是极具现代碎片感(也可说是对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感逐渐消弭、...
黄礼孩的诗集《谁跑得比闪电还快》,被归纳在命名为“借镜”、“如镜”、“越镜”、“造镜”、“临镜”和“海镜”等六个有意味的“镜框”中。细细读来,他的诗歌,呈现的是一...
作家赵丽宏是以写作散文著称的,但他本质上是个诗人。这不仅因为他从写作以来至今,时有诗作发表,更重要的是,几乎在他所有的散文作品里都浸透着浓浓的诗意。近年来,他就有...
收到彭程先生的新著《纸上的足印》 ,恰是北国三月,南风初暖晴窗,雀噪于晨昏落满渐渐返青的枝头。在这样安静的光阴下,读一本谈书谈阅读的书,确乎为嗜读者生命中最幸福的事...
近三十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始终呈现为“西化派”与“本土派”并存而竞逐的局面,“西化派”关注西方哲学思想、文学方法之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与移植,“本土派”则反其道而为...
《汪曾祺书信集》 李建新 编 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9月版) 与 《汪曾祺全集》 收录的书信相比,《汪曾祺书信集》 又增收了汪曾祺致沈从文、巴金、萧珊、古剑、范用、邓友梅等十九人...
很少有人会在自己的诗中执拗地沿着地缘、农历纪元、节气、民族传统节日反复地做着诗性意义的探索。其实,将自己的诗性视野拘禁在物理空间意义上的狭隘地域指认,很容易是件费...
所谓行旅诗,是指记载诗人旅途行程的诗歌作品,内容多表现诗人羁旅他乡以及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大多与诗人的仕宦经历有关。先秦两汉时期,行旅题材文学作品已经萌芽并逐步发...
高建国的长篇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由作家出版社付梓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这部集思想性、文学性、文献性于一书的新著,以强劲舒展...
赵兰振 在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中,赵兰振的《夜长梦多》也许是最为着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受拉美文学影响,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魔幻成分不绝如缕,但许多...
4月23日,是每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今年的这一天,也是第十九届上海读书节的启动日。本报推出“世界读书日”系列专题,以期营造全国人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
一 2009年,在举国欢庆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莫言推出了自己的长篇新作《蛙》。这部号称“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1] 的小说,无论从出版的时间来看,还是从表现“乡土中...
摘 要 1960年代初,张爱玲以当时出访台港的旅行经历为蓝本,创作了英文游记A Return to the Frontier,而近年出土的《重访边城》,则是1980年代初对其“差异极大”的中文重写(而非翻译)...
《非器斋诗钞——回文诗词三百首》 叶国传 著 宁波出版社出版 回文诗最早见于晋代,“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经唐而宋,渐趋兴盛。回文诗的特点和...
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木刻作品《黑白的现代性》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经深刻地指出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方面的正确态度:“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李修文用十年的心灵史的碎片,反观一切生活的人与事,通过自我反省体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封地:做人作文的‘山河’。于此,他与这个时代建立了独特而有效的对话关系,...
奉到辛德勇老师的新著《那些书和那些人》(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多时了,一直腾不开手眼。这绝不是敢有意怠慢,而是因为,作为学术界的“农民工”,白天要看资料写论文,晚...
鲁敏的短篇小说《火烧云》,标题和开头一打眼儿,还以为是武侠,定睛看后才知写的是世情。虽然小说主要呈现是的居士和女人在“云门”的相遇和交锋,但常常在文本里冒头的“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