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阿 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2017-10-14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见大家用汉语朗读我自己的作品。我参加过很多国家对我的作品的朗诵会,常常是一天之内赶很多个城市,每个城市一个多小时,朗诵完了就走了。而且不是我自己朗...
[百家争鸣] 孟繁华:甜蜜的批评与僵化的考评 2017-10-14
文艺批评的重要功能是褒优贬劣,让优秀的脱颖而出,让低劣的相形见绌。如果批评家只侧重于褒扬,而很少有批评,带来的后果会是严重的:如尊严的丧失,标准的紊乱,文艺生态的...
[百家争鸣] 曹文轩:文学当为社会担道义铸灵魂 2017-10-14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家的职责是什么?文学的责任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文学不只是文字的游戏,更应当承载崇高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为国家、民族灌注...
[百家争鸣] 吴义勤:弄潮就向潮头立——从江苏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谈起 2017-10-14
当代文学生态近年来变化迅速。三年前,本版曾开辟“文学地理”专栏,从地缘文学和作家群体的角度,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版图的风貌梳理和规律探讨。而今,地缘文学不断呈现新现...
[百家争鸣] 张丽军:批判性是文学批评的灵魂 2017-10-14
文学批评为什么没有效力?为什么今天的文学批评难见真正的批评?这已经成为一个较为集中和尖锐的时代精神问题,也是当代文学批评遭受很大诟病的症结所在。我们不禁怀念1980年代...
[百家争鸣] 崔立秋:现代诗与流行音乐 2017-10-14
编者按 这是崔立秋于20年前所写一篇文章,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作者当时并没有将其发表。随着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流行音乐歌手鲍勃·迪伦,这篇《现代诗与流行音乐》又得...
[百家争鸣] 肖向东:擦亮文艺之光 2017-10-14
【文论之苑】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殷切之语。总书记提出的这...
[百家争鸣] 李 壮:非虚构的力与美——近期战争题材非虚构作品观察 2017-10-14
在这个各种超凡想象力都能在文艺作品中尽情实现的时代,真实反而显露出更加难以替代的魅力。我想到了2015年6月去世的克里斯托弗·李爵士,他最为大众所知的事迹之一是在《指环王...
[百家争鸣] 十一鸾:熟悉那个时代的一切写作才能随心所欲 2017-10-14
2006年,我观看国产电视剧《汉武大帝》时,对其中的汉代名将霍去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研究后发现当时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或者电视剧是以霍去病为主角,并积极正面地描写、反映霍...
[百家争鸣] 罗振亚:不借助外力 新诗生命之树难以破土 2017-10-14
评论家罗振亚 观点1 不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兴盛,新诗因为借助了外来诗学的力量做矫枉过正的偏激革命,才使得新诗的生命之树破土而出 观点2 中国现代...
[百家争鸣] 王光明:时代的桂冠是给时代知音的 2017-10-14
20世纪后二十几年,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自身,都称得上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正如这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前半叶,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时代一样。不同的只是,前半个世纪的中国...
[百家争鸣] 北村:千万不要想从文学创作里获利,即便你有这个能力 2017-10-14
关于转行:以商养文,让写作变得干净、轻盈 我并没有放弃文学,改投商业。恰恰是为了文学,开始做商业。我觉得做别的事情可能会耽误文学创作,因为我十几年来一直在做影视创作...
[百家争鸣] 谢有顺:恢复诗歌的精神重量 2017-10-14
福楼拜曾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被无数当代作家、诗人所认同,但如何使这种生活方式更好地接近文学、更好地传承文学的核心精神,则要求作家和诗人要有一种文学抱负。“...
[百家争鸣] 何平:“里下河文学流派”:传统再造和文学空间的生产 2017-10-14
从文学史的角度,以“地籍”命名文学流派古已有之,像“公安”、“竟陵”、“桐城”等等莫不如此。我们常常说“乡党”,因“乡”而“群”而“党”在中国文化中亦有传统,一直...
[百家争鸣] 中国故事,需要精彩的艺术表达 2017-10-14
据统计,全国已有逾百所高校开设了创意写作课程。与创意写作相关的话题一直都在热议中——创意写作培养的是作家还是写手?它与传统文学创作是否可以融合?它应该服务于文化工...
[百家争鸣] 赵德鸿: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的思考 2017-10-14
主持人语 赵德鸿教授是做文学理论研究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理论家爱在一些概念界定和边缘厘定上较真,讲究“名正言顺”。今天文学批评耍花腔的,乱花迷人眼的...
[百家争鸣] 李舒淑:语言革命会带来什么? 2017-10-14
http://blog.news365.com.cn/wenxue 我们正身处一场由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命”进程中,这一点,任何人无法否认。以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交往习惯...
[百家争鸣] 苏 童:“乡愁”在这个时代受到了考验 2017-10-14
中国作家苏童和批评家谢有顺日前出席南方文学周,进行了一场以《文学中的“乡土中国”》为主题的对谈。南方文学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人民文学》等联合发起主办,迄今已经...
[百家争鸣] 张兴德:从韦应物的两句诗被“热续”谈起 2017-10-14
今年年初我从多位朋友的微信中,读到这样一则信息:有位网友,在微信上将唐代诗人韦应物一首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句,发到网上,求征续文(诗)。出乎意料,引发...
[百家争鸣] 艾 斐:用“传世之心”创作经世之文 2017-10-14
【文论之苑】 文艺在本质上是“心”学、“情”学、“精神”学、“道德”学。因为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是以纯正之心、纯真之情,通过艺术的方式,有效实现对思想的升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