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的四首佚诗与四封书信
http://www.newdu.com 2024/09/10 01:09:36 文艺报 国杰 张元珂 参加讨论
1949年7月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前合影,从右至左:戴望舒、卞之琳、朱维基、王辛笛、臧克家、徐迟、楚图南。 徐迟是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徐迟研究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组最新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四首佚诗:“二十岁人”的哀怨与忧伤 悲爱 这全是呢,/青春的低气压,/审美线,/春天的阵势,/然后是悲爱。 到咖啡馆之路 为浓的咖啡而存在的,/鲸鱼的黑影底黑暗之路。/枫掌铺在到咖啡馆之路,/踏在碎杯形的咖啡色之叶,咖啡馆的花格式的窗子,/寒风推送的枫叶。/一条黑色的丽体黑泥的丽体,/黑泥的丽体伏着的路。 吊桶 于兹已久的飘流的生涯,/我是浮泛在吊桶之中,/吊桶是黑色,而且发腐了呢/她在我心上起落,汲取,/没有办法时的不安之泪。 楼 楼,楼角的灯,灯光中黄色的风,/溶解成忧郁,流进窗子。 陷在思想中,那乱的麻哪,/想着芽与叶,想着花,想着果子,想着沃苦的女郎,/野犬在街上,也炸裂了啊! 《矛盾》创刊于1932 年4 月,主编有三位:潘孑农、汪锡鹏、徐苏灵。《矛盾》发表了李金发、徐迟、戴望舒等现代派诗人的大量诗作。该刊似乎对徐迟偏爱有加,共发表了他的9首诗歌。其中,《寄》《火柴》《夏之茶舞》《春烂了时》《沉重的Bus》在徐迟后来出版的各类文集或选集中都有收入,而《悲爱》《到咖啡馆之路》《吊桶》和《楼》4首却踪影难觅。经我们查阅:只有由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徐迟研究专集》捎带提及,但仅存标题,未录全文;由作家出版社于2014 年出版的十卷本的《徐迟文集》以及此前各类选集均未收此四首诗,故可初步断定其为佚诗。 徐迟在《二十岁人》序言中说:“我这个人是属于感伤的男子的”。这四首诗侧重表达现代都市人莫可名状而又无可排解的现代感伤情绪——青春期的忧郁与迷离、日常生活中的轻愁与苦闷、爱情体验中的悲欢与无可把握——较为充分地呈现了这位“感伤的男子”在上世纪30年代最为本真的心灵样态。 徐迟深受艾略特、庞德等西方现代派诗人影响,尤善以意象抒情,以象征言事,故其30年代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明显的西化色彩,比如:句法欧化;节奏跳跃性大;通感和暗示艺术手法的运用;重幻觉、重想象,尤重一己意识或潜意识的开掘与表达;达意趋于抽象、幽曲乃至晦涩,等等。尽管他一再表达过悔其少作之意,但在今天看来,作为诗人的徐迟恰恰以这些“少作”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最初地位和成就。 在中国新诗语言发展史上,联觉语言是最具先锋性、原创性的语言类型。它不是修辞独立运作的结果,而是语言与联觉(听、视、嗅、味、触,以及内感官或“第六感”)互聚生发的结晶。这种经由李金发较早引进并创生,后经卞之琳、路易士、徐迟等现代派诗人发展了的新诗语言,确证并充分显示了“新诗”这种文体的合法性、自足性、先进性。这四首诗的语言类型是较为典型的联觉语言,颇值珍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张翎:在异乡书写中国故事
- 下一篇:不可译与自觉的语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