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典学 >

江蓝生:传播中华文化、引导语文规范的双璧——《新华字典》与《现代汉语词典》语文现代化催生规范性辞书的产生


    清末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的同时也荜路蓝缕地为语文生活的现代化不懈地努力。他们深感,如不进行语言文字的改革,就不能开启民智,强国强种,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
    清末以来的三大语文运动: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推动了规范性的语文字典、词典的产生。切音字运动产生了注音字母,促使辞书音序体例由古代韵部体例向现代注音字母音序体例转型。国语运动推动了旨在统一读音的国音审音工作。白话文运动推动了言文一致,促使辞书释语从文言向半文言转变。除此之外还有汉字简化的讨论与实践运动。可以说,现代语文工具书的产生一开始就跟救国救民、传承和振兴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密切相关。
    语文现代化催生规范性辞书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前,语文现代化运动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的还半途而废(简化汉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把历史未完成的任务列为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确定了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目的在于促进语言的共同化、文字的简便化、注音的字母化和文体的口语化。
    要贯彻和推广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辞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新中国辞书史上,有两部语文辞书对全面贯彻落实上述三项任务、推进全民文化教育和现代汉语规范化起了极大的作用,一部是《新华字典》,另一部是《现代汉语词典》。
    《新华字典》:小字典,大事业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小型语文字典,也是最早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注音工具的字典。《新华字典》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1901—1980)主持编写,1953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7年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其诞生之后的64年中,字典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要不断修订(迄今共11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从草拟时期起,这部小字典就在做着开启民智、振兴中华的梦,寄托着无数中国人爱国主义的文化理想。正因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0年)在这面大旗下汇聚了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家,如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金克木、周祖谟等,这也是这部字典能够达到高水准的原因所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85%的国民是文盲,希望识字学文化的群众迫切需要一本好用的字典。《新华字典》在相对小的篇幅里提供了最有用的字、词形音义的信息,释义确切、简明;它开本小,定价低,便于携带,又符合群众的消费水平,因而它的问世犹如雪中送炭,既及时又管用。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用现代汉语编写的新型字典、词典奇缺,《新华字典》几乎是将现代语文工具书的重任担于一肩的唯一一部工具书,从高级知识分子到初学识字的儿童,工农商学兵各界大众都借助这部字典学习语文知识。《新华字典》是国人文化启蒙的导师,它以丰厚的文化知识哺育了人民,人民也对它深怀感恩之情,它也深深地融入了几代人成长的记忆。从1953年的第一版到现今的第11版,《新华字典》不负前辈们的初心,与时俱进,从未停顿,各版都在继承和保持原书长处和特点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它及时跟进国家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引领和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十分自觉。
    《新华字典》一贯重视读音规范、字形规范和词汇规范,早年曾为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为汉字部首、笔顺、字序等规范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国家语委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发布)的过程中,修订中的《新华字典》第11版密切关注其进展,为该表征求意见稿的完善建言献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部小字典事关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大事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关心《新华字典》的修订,两次接见修订小组的代表。1970年11月,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修订工作的汇报,前后长达3个小时。
    迄今为止,《新华字典》已发行6亿本,它走进了千家万户,像人们离不开的良师益友,伴随国人的成长历程,对我国的全民教育、文化普及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6年4月12日,《新华字典》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