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典学 >

为《现代汉语词典》“牵引”条补一义

为《现代汉语词典》“牵引”条补一义
黄河清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对“牵引”的释义是:“(机器或牲畜)拉(车辆、农具等):机车~列车前进|在甘肃河西走廊,可以看到骆驼~的大车。”(见该词典,第1008页)其实,“牵引”除了这个意义外还有一个意义,《现代汉语词典》漏收了。
    在骨科临床中,常见有这样一种医治骨折的方法:用钢针穿过骨质,然后使用滑车和挂重等装置进行牵拉,使骨折复位。这种方法也叫牵引。“牵引”的这一意义虽然有点专业性,但也不是很冷僻。《汉英词典》(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在“牵引”条下释有两个义项,第1个义项是“ tow ; draw ” ,第2 个义项就是“  med. traction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似应该为“牵引”再列一个义项,例如,“为了使骨折复位,用钢针穿过骨质,然后使用滑车和挂重等装置进行牵拉。这种方法叫做‘牵引’。它也用于防止或矫正肢体畸形。”(顺此一提,《汉语大词典》在“牵引”条下也没有列这个义项。)
    “牵引”的本义是“拉,拖”,上面那个骨科学中的意义是后来才有的。因为治疗骨折使用牵引术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一种典型的西医疗法,在中医的伤科中是没有的。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介绍牵引术的是英国来华医生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他在1857年写的《西医略论》中谈到治疗股骨上关节脱臼时,介绍过这种方法:“前下治法:令病人立定(或仰卧),以大布带挺住下身,略将辘轳高挂,牵引杵头(即股骨头——引者注)出于骨圈(即骨盆中闭孔周围的骨头——引者注),医者以手平握其   (近足拗处)拨转入臼。”(见合信《西医略论》,卷中,第24页阳面,上海:仁济医馆,1857年)从中我们看到,当时合信已经使用“牵引”这个词了。
    使“牵引”具有这个意义可能就是从合信那时开始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以后还会找到更早的书证那种可能性。但我们估计,即使找到了更早的书证,也不会早到那里去了。可以断言,“牵引”的这个意义是近现代才有的。因此,作为一本以收入录现代汉语词语为主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新增加的义项就更应该收列进去了。
    上文发表于《辞书研究》2002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