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6)


    从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来说,本体转换为喻体就是从对本体的物象的感觉转换为对该物象的心理感受,而从感觉发展为感受就是意识活动从最初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发展为反思意识(reflective consciousness)的过程(徐盛桓 2013:28),所以隐喻是在反思意识活动中建构起来的,例如周邦彦把自己“反思”为社燕、李白把瀑布“反思”为银河,这就是语言主体把对前者的感觉转换为自己的感受。这个转换如何实现?这是以记忆为基础进行格式塔转换(Gestalt transformation)以发生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同上:30)。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先验“完形”活动,是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从感觉转换成为感受会发生格式塔转换效应。格式塔转换要通过四种基本现象达成:物化(reification)、多面稳定性(multistability)、涌现(emergence)和不变性(invariance)(Coates 2008:21-22)。其中,物化和多面稳定性是转换的方式,涌现是呈现的方式,不变性体现了转换的基本性质:感觉到的印象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多种形式的变换,但始终体现出变换中的不变性。具体来说,这四种现象是这样的: 
    1)物化。指意识活动通过“幻觉轮廓”(illusory contour)把一个感觉印象发展成为感受,并补充成为完形,如图1a、b所示:图1a是只有三个缺口的圆形(吃豆兽),图1b是有十二个大小位置不同的圆锥形,人们却可能会感到它们分别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出了十二个圆锥体的圆球,从感觉发展成为感受似乎是从一物感受到了另一物。从隐喻来说,例如“银河斜坠光如雪,碧虚浅浸天边月”(陈维崧《菩萨蛮》),“银河”是人的视觉所感知的本体,当话语主体确定了它为本体并为它构建一个隐喻时,该本体就在主体的大脑里进行认知加工,主体以自己的记忆为基础,将本体进行转换,进行联想和想象,通过心智中的幻觉轮廓,斜坠的银河就在感受中“物化”为光亮的雪。 
    2)多面稳定性。指意识活动可以通过捕捉感觉对象不同部分作为前景或背景而生成不同的感受,从而可能感受为多种不同的相对稳定的物体,如图1c“鲁宾瓶”(Rubin’s Vase)所示:可能分别是一个瓶子或是两个侧面人像。回到隐喻来说,例如“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陈维崧《点绛唇·夜宿林络驿》)把山比作髻和蝌蚪:作者一宿醒来,看见远处,在一些景物作背景衬托下太行山头隆起,就像女人的发髻,历历在目;而整条太行山脉在远处的背景衬托下看上去就像一尾蝌蚪,亦真亦幻,是山是髻亦是蝌蚪。 
    3)不变性。指从感觉到感受的过程中可能经历广泛的变换但不失其本身的基本特性,这可以从变换和变换中的不变性来理解,例如图1a可以看成是个白色的三角形,但其实三个黑色的缺口的圆形并没有变。说回隐喻,如“楼上阑干横斗柄”(周邦彦《蝶恋花·早行》),“阑干”表示横斜貌;“斗柄”指北斗七星,因它们的排列形状看起来像一个斗的柄,正体现了变换中的不变性。“暗黄万缕,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周邦彦《扫花游》),暗黄色的柳丝摇曳同女孩子扭动腰肢起舞有着形态上的共相,这也体现了变换中的不变性;看一座山即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这座山还是这座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