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4)


    两事物有同一性只是引起隐喻的必要条件,有同一性的两事物不必然地能构成隐喻,如汉语通常会说“骨瘦如柴”,却没有听说过“骨瘦如竹”、“骨瘦如草”。Lakoff(1990:54)提出的“不变假设”(Invariance Hypothesis)间接地谈及这个问题:在映射过程中,喻体要保持本体的“认知拓扑结构”(cognitive topological structure)不变才能映射。换句话说,同一性只蕴含了引起隐喻的潜势,如何把这样的潜势演变为隐喻的现实,按照“不变假设”,只有那些与本体的意象图式结构一致的概念成分才能从喻体映射过去。按照我们的认识,这里除了很可能牵涉到语言系统的制约以外,从心智过程来说,主体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也会起很大作用,这涉及思维定势、审美取向、知识储备、社会风俗、人群惯例等所形成的“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的影响;也就是说,主体的意向性会影响对二物是否有同一性的认可度,甚至影响对一般人认为有同一性的二物能否构成隐喻的认可度,详见下节的讨论。 
    3.心物同构:隐喻的发生 
    隐喻源于事物的同一性,这就具备了以其中一物来替代说明另一物的可能性,事物所具有的莱布尼茨意义上的同一性为隐喻的可能提供了客观条件。但隐喻的发生还要涉及主体的另一心智过程:隐喻在心物同构(psycho-physical isomorphism)的心理过程中发生。“心物同构”又译为心物同型论、心物同形论、异质同构论等,有同一性的本体和喻体的物象在心智里形成的意象是心物同构的。“同构”(isomorphism)在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中指两个成分在结构、形态、性状、过程等方面的特征相似。本体和拟用作喻体的事物(包括现实的事物和记忆中的事物)映射到大脑神经成为意象(image),这时心智里的意象与这样的“物”同构,隐喻就可能发生。 
    “心物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核心观点:世界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这一核心观点体现为两个互有联系的理论:心物场论(theory of psycho-physical field)和心物同构论;正是心物场和心物同构把心理世界同物理世界联系在一起。主体感知现实所形成的观念是心理的,而被感知的现实本身是物理的;心理世界同物理世界并不等同,但感知时的生理现象同物理现象以及心理现象同物理现象却是同构的。人类进行感知活动是在把物理与心理结合起来的心物场进行的;心物场包括“自我”(ego)及自我进行感知活动的“环境”;环境又包括自我进行感知活动的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在心物场里,物理刺激与这一刺激所形成的大脑状态是对应的,而人们的心智与意识的特性是大脑接受刺激后发生电化作用的结果(Wertheimer 2010;Luchins&Luchins 1999:219-222)。对事物感知后在心理中的意象不是它的完全再现,它们在大小、形状、质感、特性等方面不等同,却表现为同构:外在物象的物理力场与主体心理“力”场之间有一种异质同构的内在联系,事物在物理力场内表现出的“力”的性质、方向、样式、强度同主体感觉 这 些事物所 形 成的心理 力 场的“力”的性质、方向、样式、强度之间可能形成一种契合关系;形成同构(形、型),就可能发生隐喻。例如,“一望风荷兼雨芰,才见钱钱,又见田田矣”(陈维崧《蝶恋花·六月词》)。这几句是说,六月江浙水乡一眼望过去都是荷叶;开始时,漂浮在水面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荷叶才像铜钱大小,但一下子荷叶就遮满了一块块的水田了。这是把荷叶比作铜钱;在这里,荷叶和铜钱在心智里是同构的。然而,这样的契合关系在不同社会环境或自然条件、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体的意向性中,会有不同的认可度,这就影响了能否形成心物同构;同时也甚至影响对有关二物是否有同一性的认识。 
    各种感官所发生的感受都可能引发隐喻,“小小圆圆的棉花糖看起来像棋子,摸下去像橡皮,吃起来像蛋糕”,这是不同感官的感受引发隐喻的例子,分别称作视觉性、触觉性、味觉性的隐喻。棉花糖、棋子、橡皮、蛋糕是物理的,而不同感官会造成对它们不同的感受,但发现它们是同一的,这样在心物场里就感到棉花糖与棋子、橡皮、蛋糕是同构的,一块棉花糖在心物场里就“变”成了与它有共一关系的某些“事物”,这就是心物同构。修辞的实践告诉我们,多数的隐喻是由视觉引发的,由其他感官引发的隐喻常常也会移觉为视觉性的隐喻。所以可以大体地说,对隐喻的分析可以着重在视觉性的隐喻,如“滟滪几千堆,溅雪轰雷。巨鳌映日挟山来。舞鬣扬鬐争跋浪,昼夜喧豗”(陈维崧《浪淘沙·题园次<收纶濯足图>》),这是陈维崧为一幅画题写的词,词人从看到的画面移觉“听”到溅雪轰雷声、巨鳌舞鬣扬鬐地跋浪而来的昼夜喧豗声;读者进而又可从听觉的描写移觉到视觉,得到视觉意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