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08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 徐盛桓 参加讨论
根据隐喻研究的需要,我们在前人解释的基础上对隐喻涉及的同一性做出如下理解:同一性是主体对表象相异的两(或更多)对象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对其某一方面的某种程度的共同点的特征做出的概括。就隐喻来说,这相异的两物就是其本体和喻体;而其“某一方面”主要集中在本体和喻体所指称的事物的现象特征(phenomenal character)和质地内容(qualitative content)方面;而事物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它像什么”的意识感受性(qualia)的主要内容。 这个“同一”的模糊变量会表现为不同的程度,“同一”的形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所联系的个体是多元的,“同一”所涉及的方面是多角度的。简而言之,这一切可归纳为这一类事物中若干个体之间的相同、相似、相应(对应)或相关之点:事物A同B可能因有α方面的共同点、相似点、对应之处或相关的方面归为同一类,B同C又会因有β归为同一类,C同D还会因有γ归为同一类,如此等等。例如,木制家具这类事物的其中一个同一性是其“木 性 ”(woodiness);黑板[传统黑板]同黑豆的外表都是黑色的,它们的一个同一性表现为其“黑性”(blackness),如此等等。再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满月和圆的白玉盘外形是圆的,这是它们的一个同一性“圆性”(roundness);月亮和镜子看上去都是明亮反光的,这又是它们的一个同一性“光亮性”(brightness),隐喻就是由这样的同一性引起的。“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陈维崧《虞美人》),这句词是说,不要再摇动战旗了,息战吧,让战士能像[白色的]鲥鱼蜂拥过江那样快快回家;“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这里把治国某方面要注意之点比作煎小鱼应注意之点;“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纳兰容若《浣溪沙》),把春色的“浓”与酒味的浓、归期守约与潮汐定时发生联系起来,以后者喻前者。从黑豆与黑板黑的同,到月与白玉盘的似,到战士过江回家与鲥鱼蜂拥过江的对应,再到治大国与烹小鲜和归期与潮水相关联,二者之间的同一之处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需要想象力,大体对应着同一性的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这四种情况。 据此,这里借用徐盛桓、廖巧云(2013)的说法,略加订正,给出隐喻一个简明而直接的定义如下: 一个语言单元 U(有时可能隐现;若隐现记为[U]),U IS M([U IS]M)是隐喻,当且仅当: 1)U 在实指的情景下,在语句中找不到它约定的所指; 2)M 与 U 至少在一个方面有同一性,即它们之间有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关系; 3)在特定意向性下却能有所指,如指某个 M。 例如,通常“月”不叫“白玉盘”(不是“约定的所指”),世上并没有“瑶台镜”,镜子也不会飞在青云端,所以说,在通常的语句中找不到它们作为汉语词汇的约定所指;但在隐喻里,它们都同“月”在某方面有同一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和特定的意向性下都指向“月”。有时隐喻也可能以“同”的事物作喻:如这纸是雪白的,纸与雪二者的同一性就是相同的“白性”(whiteness)。 同一性是事物自身的东西,不会自行概括起来显现,而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所以同一性是后于具体事物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谈及同一性至少要涉及两个事物;这需要以体验性的回忆(experiential memory)为基础。心理学家 Debus(2013:21-23)认为:人所具有的概念不是先验(priori)的,主体为了认识某个概念就必须有过去某些“回想记忆”(recollective memory,R-memory)或称体验性记忆为基础;主体要认识一个相关的概念就必须要有某些过去相关的体验为基础。这就是说,从心理发生来说,对互有同一性的概念的认识不是先验的,必须以回想记忆为基础。在隐喻的实践中,主体在面对本体时想用一个替代的说法,于是回想起过去经验中某一(些)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事物而加以引用作为喻体,这就引起隐喻。隐喻的起因揭示了世界事物的存在不是随机的,事物间会有同一性范型,常常会表现出多样的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