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律和形态里的前后不对称(19)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45 《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 陆丙甫 应学凤 参加讨论
这说明我们这里讨论的“NP去”,跟上述文献中所说“VP去”是同一个“去”。事实上,我们很难觉察到“VP去”和“NP去”中的“去”有什么区别,并且它们的读音也都是轻读。此外,两个后置的“去”的前置成分,都受到同样的节律限制。我们前面说过,“NP去”中的NP不能太复杂。“VP去”中“去”也受到同样的前置,它前面的VP不能太复杂。陆俭明f19851就指出,“去看一个刚刚上映的、是描写经济改革的电影”就不能转换成“VP去”排列。 总之,“NP去”已经不再是一般的动词短语。陆俭明(1985)还指出,许多学者甚至把后置性的“去”分析作补语。因此,这类结构内部的松紧规律跟本文所讨论的短语内部的“前松后紧”有所不同。 6. 结语(略) 注 释: ①本文的“形态”是广义的,指一切表示成分问结构关系和给成分添加语法意义的标志性成分,包括屈折形态和虚词等,即所有虚语素。 ②严格地说,“前后”是歧义的,既能表示时间关系,也能表示空间关系。无歧义表示时间关系的是“先后”。但是考虑到“前后”在语言学中的广泛应用,如“前,后置词,前/后缀”等等,这里沿用“前后”表示时间顺序。 ③当然可以“插入”定语,但定语是宾语的一部分,只能看作是宾语本身的“扩展”,而不是在动宾间插入另一个从属于动词而独立于宾语的成分,即整个动宾短语的扩展。不过,能插入定语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跟{核,b-从属语}的松紧有关,见2.1节有关讨论。 ④冯胜利(1997)提到汉语的三音节动补动词,除非补语部分有轻声,否则不能带后置宾语,但可以带前置宾语,如“*写通顺,文章”,但“把文章/写通顺”,这个现象,也跟动词短语的“前松后紧”有关:后置宾语因为跟动词关系密切,更多受到动词音节数的限制;而前置宾语因为跟动词关系松散,在句法上受到动词的限制自然就少了。 ⑤这个“之”的来源很可能是被动词收编的(incorporated)复指代词。 ⑥汉语中存在大量“非典型宾语”,原因之一是作为受事和自然焦点集合的宾语,在汉语中焦点性更强(陆丙甫,2004b)。 ⑦陆丙甫(2004c)对这一普遍现象进行了基于语义靠近原理和可别度领先原理这两动因互动的解释,但是没有牵涉到跟节律松紧的相关性。 ⑧并且,在形式编码上,形容词也介于动词和名词之间。例如,英语中一些动词和名词的区分是重读形式不同,同样的模式也能分化名词和形容词,此时形容词表现如同动词,如名词ADept和形容词adEPT(比较名词IMport和动词imPORT)。英语中也有靠词尾辅音的清浊来区分名词和动词的,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如形容词loath和动词loathe(比较名词belief和动词believe)。 ⑨国内现有的翻译主要是“施用”标志。文献中认为其功能是提升一个旁格从属语为主要论元从属语。但其实,由于主要论元成分的数量限制(不超过3,陆丙甫,2012),其使用通常也同时把一个主要论文降级为旁格成分,这里译为“换元”标志。如-果把降级看作升级的一个副产品的话,就可以翻译为“升元”标志。 ⑩T Taalibaat-u中的前缀T是一个咽腔化的T,文献中有时也用t表示。其底层是al(表示定指的前缀,到表层被后面的辅音同化为T)。 (11)有趣的是这些被说成只有名词的语言几乎都是动词居首的语言,这里面必然有某种相关性。这跟名词收编发达的编插语,如许多印第安语(基本上是动词居尾的语言),形成一个对比;后者是一个动词相当于一个句子,而这些只有名词的语言是一个名词短语相当于一个句子。但是两者还是有共性,就是句首的成分都是指陈语。 (12)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Tagalog_grammar。 (13)事实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形态变化也很相似,其定位主要根据的是语用色彩,而不是语义角色,潘悟云(2001)称为“强调式”和“弱化式”。这种对比在人称代词中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大多数形态,其表达功能和分布都是兼顾语义关系和语用关系的。不过主次不同。一般所说的“主语、宾语”等,可以说是以语义为主的。塔加碌语中的形态很可能是以语用为主的。 (此处省略结论部分及参考文献,欲看全文请查阅《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