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3)


    四、几个重要事件
    (一)宏愿学校计划
    所谓宏愿学校,就是“将两所或三所不同语文源流的小学,不分种族或宗教信仰,安置于同一个校地及同一座建筑物里的小学。其目的是逐步实现以国语为各源流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庄兆声,2003)[9]宏愿学校仍保留不同源流的课程,但基本设备,如操场、礼堂、资源中心、食堂、音乐室等共享。该计划的着眼点是,把各源流学校集中在一起,共享校地和设备,可以直接和有步骤地促进各族学生的来往和交流,以便从小学阶段起就在学童之间灌输多元社会价值观及培养种族之间互相了解和容忍的精神。当局认为,宏愿学校将为不同源流的小学生提供一个在“同一屋檐下”互相交流的环境,以更好地培养各种族学生之间的团结精神,并希望藉此塑造一个“团结一致的马来西亚民族”。这有点像新加坡倡导的“新加坡族”的理念。
    按照马来西亚《1961年教育法令》,马来西亚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逐步发展一个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国家教育制度。这一目标本身已经使华社忧心忡忡,而《1996年教育法令》中,有关上述最终目标的阐述中“逐渐”二字已被去掉,因此华社的担忧进一步加大,他们担心政府改变从前“不能操之过急”的理念,加速将“一种语文、一种源流”的政策付诸实施。这种担心并非濠无根据。1995年教育部草拟的“宏愿学校计划”再一次重申了关于以统一教学媒介语作为团结国民工具的政策建议(最早由1956年“拉萨[8]报告”提出)。尽管政府高级官员对华文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有各种口头承诺,然而,有关法令条文的长期存在和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还是使华人社会时刻感受到生存的危机。因此,宏愿计划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董教总和其他一些华社机构的坚决抵制。
    然而,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教育部表示,即使华小不参与,也要在国民小学和泰米尔语小学之间推行这项计划。[9] 2002年6月,第一所宏愿学校开学,随后在当年第二所也开了学。直到2004年,政府仍然表示,不会强迫拒绝被纳入宏愿学校的小学,接受宏愿学校的概念,希望华社能消除对宏愿学校的疑虑[10]。
    现在看来,尽管华社仍在努力为母语的继承和维护而坚决抵制宏愿计划,但政府推行官方语言的决心不会改变,作为多语言多文化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它对华文母语教育造成的影响是无法避免了。
    (二)白小事件
    白小是白沙罗华文小学的简称。该校创办于1930年,关闭时学生规模为1400人。2001年1月,白小董事部决定关闭白小原校,让学生暂在另一学校上课,等待六公里外新校舍的建成。搬迁的决定遭到了部分家长的抵制。这起迁校表面看只是迁址问题,但一些有关人士认为,问题的实质与政府不能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有关。因为受到不公待遇,市区华小过度拥挤,学额不足现象严重,而地处偏远地区的微型华小又不被获准搬迁,政府对增建华小持消极态度,使华小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为了清楚起见,我们根据庄兆声(2003)[9]提到的数字列表如下: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用下表来反映出华文中小学逆增长的情况(1957-1999):
    资料来源:柯嘉逊(1999)[6]
    由此可见,白小迁校风波可能不只是与当地村民利益有关的孤立事件,而涉及现实政治和种族情感等复杂问题,足以说明华文母语教育面临的生存危机。
    (三)数理科以英文教学问题
    上面说过,马来语作为国语在1970年代得以确立后,英语失去了作为教学用语的地位,仅成了一门必修的外语课。作为观照,国民型华语小学和泰米尔语小学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危机。
    2002年5月,马来西亚政府突然要求各源流学校以英文进行数理科教学。理由是,英文是吸收科技知识的重要语文,面对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只有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英文程度,才能提高国家竞争力。这一政策随即引发了争议。华族内部的看法也严重分歧。董教总、主要华团、反对党及执政党一些华族领袖则表明反对立场。政府最后还是执意推行这一计划,不过只是要求国小、国中和大学先修班一年级的数理科从2003年起以英文教学,不再要求所有源流学校都使用英语教学。政府决定2002年起7年内共拨款50亿林吉特来实施既定计划。(庄兆声(2003)[9]
      华社对于中学使用英文教数理科基本上没有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华文小学是否在数理科放弃母语教学。华社担心,一旦推行英语教学,不仅数理两科用英语,英语科的课时也必须增加,这样一来,母语教育势必受到严重的冲击。再者,目前华小师资严重紧缺,数理科改为英语教学以后,大量不谙华文的马来教师将进入华小,而随着非华裔师资的增加,华小的行政语言必然也跟着改变,华小将名存实亡。
    2002年10月,官方最终同意华小保留以母语教学数理科,同时增加2节英文课、4节以英文教学的数学课和3节以英文教学的科学课。围绕数理科以英文教学的争议暂时落下帷幕。
    以上3个看来彼此孤立的事件实际上围绕着一个中心进行的,这就是,华人社会一直在尽全力为母语的继承和维护进行拼争。这种拼争实际上一直是和官方语言地位规划的贯彻和实施的较量。这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