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转引自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译序”,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 Peter Lind, Marcuse and Freedom, London:Croom Helm, 1985, p.61. [3] 参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p.382, 注31。 [4] [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43。 [5] 参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1984, p.45。 [6] 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46。 [7] [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41。 [8] 同①, p.41。 [9] Rolf Wiershaus,Die Frankfurter Schule, see Charles Reitz, Art, Alienation, and the Humanities,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p.66. [10] 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9。 [11] 1923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都十分强调存在于马克思革命理论中的主体性因素,反对占主导地位的客观经济的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的胜利看成是必然植根于经济的客观原则之上。两人反对这种“科学的社会主义”,强调重新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主客之间的相互作用、矛盾和统一,以及主体的作用。马尔库塞对此显然是持赞成态度的。他对于二人的著作都有评论。可参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87注7和p400—401注48,注51,注52,注53。另参见赫伯特·马尔库塞等《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编写说明”。 [12] 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9。 [13] [英]大卫·赫尔德《批判理论导论:从霍克海默到哈贝马斯》,见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4] [英]大卫·赫尔德《批判理论导论:从霍克海默到哈贝马斯》,见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5] [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9。 [16] [德]马尔库塞《论具体哲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64。 [17] [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颇为一致。 [18] [德]马尔库塞《论具体哲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67。 [19]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20] Herbert Marcuse, Negations: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72, p.73. [21]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22] Charles Reitz, Art, Alien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p.59. [23] 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279. [24] 参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89,注31。 [25] Charles Reitz, Art, Alien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p.117. [26] [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27] Charles Reitz, Art, Alien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p.58. [28] Ibid., p.99. [29] [德]马尔库塞《海德格尔的政治》,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6。 [30] [德]马尔库塞《论萨特的存在主义》,见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31] 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47. [32] [德]马尔库塞《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48。 [33] 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49. [34]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35] [德]马尔库塞《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 50。 [36] 凯尔纳认为马尔库塞是第一个对最新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给予足够重视的人。他用书中的“唯物主义”来指历史、社会和人的自然的基本结构。而他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喜爱使他最终拒绝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形成了他自己的哲学和社会理论。这种理论的形成发生在社会研究所时期。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394,注73。其实,笔者认为马尔库塞对于历史、社会和人的自然的重视早在他写作《德国艺术家小说》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是在研究所时更加明确了。 [37] [德]马尔库塞《唯物主义现象学》,参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50。 [38] 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p.55。 [39]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40] 参见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London, 1984, p.406,注1。 [41]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42]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等《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44]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等《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