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绿野红纱》:一部老幼皆宜的童话

http://www.newdu.com 2018-12-24 中国作家网 张玉娟 参加讨论

    二十多年后,我再次相遇了瑞娴,她已经成为了知名作家、剧作家,如她当初憧憬的那样。
    她说,我要写童话,写那种少儿和成年人都能同时捧读的童话。这时,她已经出版了近十部文学专著,写过多部影视、舞台剧剧本,显示出文坛多面手抵挡不住的才华,只要想写,好像没有什么体裁是她写不出来的。
    果然,我很快就读到了她的长篇童话——《绿野红纱》。
    一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一个长着红纱翅膀的小精灵,降落在山坡上的一棵千年老桃树上。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世,但她和桃树上满腹学问的老绿虫、爱吹牛爱哭穷爱唱小戏的田鼠以及小猴子、狐狸姐妹、野兔等和谐共处,其乐融融。蝴蝶在野花间翩翩起舞、千年龟王趴在石头上沉思默想、吹笛子的美少年在山坡上放牧着羊群、癞蛤蟆在石洞里用鼓鼓的泪眼凝望着天空……这是一个生动鲜活的童话世界,足以给浮躁喧嚣的现代人带来宁静与清凉。
    然而,瑞娴显然并不满足于只描绘一个简单的童话,营造一个世外桃源,或者谱写一曲田园牧歌。她说,在她深爱的安徒生童话里,就不只有童年的天真、伤感朦胧的爱情,还有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无论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冰姑娘,都有着现实与梦想的碰撞。历经了沧桑世事再回到少儿世界来,瑞娴不想写那种低幼的童话,她认为好的童话是老幼皆宜的,是能引起人思考的、有哲学高度的童话。
    瑞娴认为:童话不一定就是简单清浅的。不光孩子需要童话,成年人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别样的童话世界,他们在俗世里艰难地珍藏着那份想象力,使之不被油盐酱醋和生儿育女彻底摧毁,他们希望能把生活的劳碌化为优美的童话,在其中得到歇息和安慰。
    在构思这部作品时,瑞娴把人性的天真、善良、邪恶、贪婪等元素一一融入到人物(或动物)身上,使每个生命都有了鲜活多棱的个性特征;同时,她还巧妙地探寻了地球命运的问题,诸如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是福还是祸?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时,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令人惊叹的是,童话中的每个小动物,都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一类人。如学富五车的老绿虫是知识分子的象征,而勤劳乐观而又自私狡黠的田鼠则有着老农民的影子……阅读时,这些呼之欲出的形象,令人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在森林古村里,野性未改的红纱精灵、惧怕人类的小动物们、善良美好的牧羊少年和老奶奶,始终面对着另一股力量——人性的自私与贪婪,并不时被置于危险之中。在田园牧歌般的桑田村之外,也有野兽横行的驴头马面村、见不得光的昼伏夜出村。卖豆腐的发现一群翅膀被冻僵的大雁,恨不得将雁群全部赶回家拔毛炖肉;他的儿子——猎户豹胆注定与动物为敌,被发现的猎物都难逃他的魔掌;爱财如命的罗锅为抓一只金骡驹日日游荡,最终冻死在山野……山外文明发达的人类世界则更加变本加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破坏环境,坑蒙拐骗,商队用一颗普通的玻璃珠当宝石,骗走了吉儿的一只小肥羊。
    人性的贪婪被插上科技的翅膀,给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毁灭性破坏。人们用炸药把山炸得体无完肤,工业发展污染了河流湖泊,人和动物一起遭殃,危险渐渐逼来。科技文明的侵略性发展,必然要付出损伤自然的代价,这也是瑞娴的童话无法避开现实的原因。虽然在童话里,小精灵用自己的翅膀,拯救了即将毁灭的人类和动物,但当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到来,现实中的人类靠什么拯救?
    二
    我喜欢童话,因为它往往都遵循着一种简单而又深刻的逻辑,并且有着活泼纯真而又生动鲜明的人物特征。《绿野红纱》除了拥有我喜欢的这些,还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惊喜,瑞娴用她那鬼斧神工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画了一个神秘莫测而又复杂多变的多维世界。这个世界分为三个层次:原始淳朴的山里世界,高度文明的山外世界,云端里接近仙界的高山王国;而童话里的生命也依次分为三类:动物、人类和凌驾于地球之上的精灵。
    与红纱女同居一棵桃树的老绿虫皓夫子,以森林长者自居,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也难免有些迂腐和恃才傲物,如果有小动物胆敢冒犯他的威严,就会大发脾气;因为担心红纱女的安危,他总是阻止她的行动,但在关键时刻他却最能明辨是非,义无反顾;自私贪婪的老田鼠田溜溜儿孙成群,他为自己繁衍的这些“啃老族”所累,不停地小偷小摸,在山野里坏了名声,不受待见,但他勤勤恳恳,苦中作乐,无论受多少打击也乐呵呵不放弃,如果他家的子孙们冒犯了其它小动物,他会惭愧自己教子无方。其他的小动物如:一有事就吓得躲到树上的小猴子、爱犟嘴的野兔、爱传播事的嘀咕鸟儿等,也都各有特点,读来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故事的主人公红纱,是一个来自高山王国的小精灵,她只拥有短暂的记忆,不记得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该去往何方;孤独使她渴望人世间的温暖,甚至渴望变成人类,融入古村人的生活,但是她却遭到了猎户豹胆锲而不舍的袭击,几次差点被置于死地,这使得她对人类的感情变得复杂,可谓爱恨交织。牧羊的美少年吉儿是个孤儿,他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为了能变成人类,天天见到吉儿,她发下毒誓,放弃自己的超能力,甚至为了还报吉儿一件礼物,她脚踩荆棘日夜赶路,扯下连着自己血肉的一片红纱,从商队那里为吉儿换来一顶遮风挡雨的帽子。
    但是,红纱还是破戒了,为了从猎户豹胆的枪下救下雁群,她舞起纱衣作为武器,将豹胆赶出了雁群,而她也因此七窍流血,差点丢掉性命。豹胆以吉儿为诱饵,诱惑她落网,古村人受了豹胆蛊惑,认定她是妖女,磨刀霍霍地要捕杀她。无辜的红纱十分愤怒,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把古村人折腾得狼狈不堪,还误伤了豹胆的双胞胎弟弟小木匠。至此,她终于挣脱了自己毒誓的束缚,却也和人类的误会越来越深。
    有读者可能会说,为什么红纱这么任性,她不是心心念念要成为人类的一员吗,为什么她不能委曲求全?是的,她不隐忍,她爱恨得肆无忌惮,但恰恰是她的顽皮任性符合小精灵的特点呀,作者没有按人类的规则道德绑架她,所以看着真是过瘾!这一次,失忆竟然拯救了小红纱,当她从睡梦中醒来,一切又都恢复如初了,她又变成了当初那个嬉笑怒骂无遮无拦的小精灵,甚至忘记了对人类的爱和怨恨。
    梦中,一位神秘女王从遥远的天际向她传来信息:地球即将遭遇灭顶之灾,她必须尽快回到自己接近仙界的高山王国,才能安然无恙。然而,已经清醒过来的红纱,却誓要和人类、和相濡以沫的小动物们生死与共。
    当预言中的灾难降临时,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红纱张开她的纱翅膀作为武器,为生灵们抵御着狂风暴雨冰雹烈火的袭击,在把人类和小动物们救上洪荒山顶后,她也耗尽了生命最后的能量,从古老的蹉跎树上跌落,萎缩成了一个婴孩,只有灵魂徐徐上升,消失在瑰丽的夕阳之中。
    从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精灵,成长为一个拯救式的英雄,瑞娴对红纱的性格变化刻画细致入微,感人肺腑。读来既有小说的跌宕起伏,又有戏剧的激烈冲突。最后,我甚至不知自己是在读童话,读科幻小说,还是在读一篇关于世界末日的寓言。
    我不得不惊叹:原来童话还能这样写!
    三
    与瑞娴初识时,我们都还处在懵懂迷惘的年纪。她留给我的印象是温婉而忧郁的,但在柔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倔强不屈的心灵。她不喜欢那种一眼就望到头的人生,不停地用笔撕开一道道伤口,流淌出内心的憧憬与苦闷。我不记得那时我们具体谈了些什么,但梦想和追求是确凿无疑的主题。
    随后,我们就渐渐断了联系,但那一场相遇,却成为我们彼此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多年之后,我被生活的浪头打翻在俗世的淤泥中无法自拔,瑞娴却崛起为知名的作家、剧作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再次重逢。对她取得的成就,我毫不惊讶,一个锲而不舍的人总会成为她想要的样子的。虽然,现在的她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读到她文字的那一瞬间,我知道她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她,从未远离。
    《绿野红纱》是瑞娴的第一部长篇童话,这部作品显然吸取了我们家乡民间文化的滋养。我能想象瑞娴儿时一定是听着老人家的睡前故事——瞎话儿入睡的,关于“马虎”“挡”的故事,小时候姥姥也给我讲过。这也是瑞娴的文学作品扎根在生活土壤的一个证明,那些奇妙玄幻的“瞎话儿”,她一一通过童话中的小动物绘声绘色讲出来,令我感同身受,倍感亲切。对于童话叙事来说,借鉴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民间故事形式,大胆又新颖,它让童话的容量大大增加,也让童话的疆域更自由无际。
    只有来自大地深处的文字,才有恒久的生命力。
    除了“瞎话儿”,《绿野红纱》中还有大量的戏曲歌谣。滑稽可笑的老田鼠一出场必哼哼着夸张的地方小戏,有时牛皮吹破了天,有时却又可怜兮兮地哭穷,把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因为有了老田鼠苦中作乐勇于自嘲的形象存在,整部作品从头到尾都妙趣横生,甚至在天地洪荒的灾难到来时,也能让人含着泪笑出来,并透过眼前的困境看到未来的希望,这就不能不令人叹服,瑞娴驾驭作品的深厚功力,和她对于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期待。
    瑞娴曾经说:文学应该带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再好的作品如果让人读后对未来丧失信心,等同于犯罪。这使我想到,在瑞娴心里,始终是深藏着一种使命感的。现在,她义无反顾地返身回到少儿世界,她希望的,不仅仅是在孩子们心里播撒爱和美的种子,还希望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也能俯下身来,反观自己,打破年龄的界限,进入孩子的世界,与他们同读同思同共鸣。如果有这么一本书,能让两代人同时捧读,是一件多么温暖和美好的事情啊!
    我相信:只有老幼皆宜的童话,才是真正好的、经得起岁月打磨的童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