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代表性学者及论著有:张瑜:《文学言语行为论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马大康:《现代、后现代视域中的文学虚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王峰:《美学语法——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张之沧:《从世界1到世界4》,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6]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5]Theodore Holm Nelson.Literary Machines.Sausalito:Mindful Press,1993. [7]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Casey Man Kong Lum.Perspectives on Culture,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The Media Ecology Tradition.New York:Hampton Press,2005. [9]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2005. [10][1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雷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3]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Cambridge and London:MIT Press,1995. [14][15][16][17]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Lectures and Interviews.Toronto:McClelland & Stewart,2003. [18][19][20]Mark Poster.The Mode of Inform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21]朱立元:《解答文学本体论的新思路》,载《文学评论家》,1988(5). [22]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M.H.艾布拉姆斯:《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4][25]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6]克莱夫·贝尔:《艺术》,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7]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