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世界地位及其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自身鲜明的超越性的特点。我国或西方从古至今都曾经产生过许多文艺理论著作,如我国古代的《诗序》、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众多词话、诗话等。西方也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布瓦洛的《诗艺》等。它们大多都就文艺论文艺,探讨的多是文艺的美学特点、文艺的结构、体裁、内容与形式以及创作过程等属于文艺本身的内部规律。现代西方文论中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理论亦如此。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则大大扩展了自己的视野,把文艺与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生活的关系,与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也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广泛地探讨了文艺的外部规律,建立了文艺理论的更完整的体系。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统一而严整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即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为文艺理论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便超越了文艺理论本身,而具有文化学、社会学的意义。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与文艺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它源于文艺实践,包括文艺的创作实践、生产与传播实践、接受与批评实践,并因不断总结新的实践而获得丰富和发展。 正因此,诞生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全球学术思想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改造世界也改造自身、推进文艺发展的科学指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文艺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是诸多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新文艺的指针。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同程度地为它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如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德国的梅林、法国的拉法格等。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匈牙利的卢卡奇、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美国的詹姆斯、英国的伊格尔顿等也做出自己的不同贡献。 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正在随着学术研究的进步和文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和丰富。它在中国的传播,无论对党的文艺政策的制订,还是对文艺家的艺术实践,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例如,毛主席发表于民主革命时期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的讲话》,他们二人的这些经典文献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两大里程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