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历程(2)

http://www.newdu.com 2018-10-08 《甘肃社会科学》 张炯 参加讨论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和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照我的理解,我曾试图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做如下简明的概括和介绍:
    (一)文艺本质论
    文艺的本质问题是文艺的本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艺是审美的创造,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主张在这一方面至关重要。大家知道,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曾提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毛泽东也认为,现实生活与文学艺术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2]884-887。他主张优秀的文艺作品应是“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认同文艺的美的特质,提出人能够遵循美的规律来创造事物,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文艺作品所表现和创造出的艺术美更具典型性和理想性,证明了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观点。因而,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注重文艺的美的特质,只强调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的这一论断,是有违事实的。然而,他们也明确肯定了文艺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可从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所说的一段话得到证实。他说:“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正由于文艺依托想象和幻想来呈现思想和情感,故而,质疑马克思并未把文艺列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
    (二)文艺创作论
    文艺创作论阐明文艺创作活动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包括文艺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艺术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等。
    从人的意识与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看,现实的社会生活理应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正如毛泽东所言:“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社会生活则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2]88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创作主体对创作过程的影响。例如,马克思论述过想象与幻想的重要性,恩格斯强调过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其自身世界观存在矛盾,列宁在肯定列夫·托尔斯泰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同时,也看到创作主体及其思想对作品内容的作用。这都说明作家在创作中展现出的思想政治倾向性。由此,毛泽东才指出作家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深入社会与生活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看法。从反映论的角度看,创作主体离不开创作客体,作家的创造性活动十分必要。创作过程中感性固然重要,没有理性的参与,恐怕是很难的。特别是文学创作这门语言的艺术,对生活理性的认识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三)文艺功能论
    文艺功能论也即文艺价值论。它要解决的是文艺何为的问题,即文艺对人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人所用。
    与唯美主义为文艺而文艺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否定文艺的审美价值。他们都充分肯定了文艺真善美的价值与功用。在论及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马恩不仅谈到历史的真实性和创作的审美性,还涉及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恩格斯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他说:“如果首先谈形式的话,那么,情节的巧妙安排和剧本的从头到尾的戏剧性使我惊叹不已。”他还说:“当然,思想内容必然因此受损失,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您所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3]作品的认识功用与价值谓为真;作品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化功能称为善;作品因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所形成的审美魅力称作美。真善是美的前提,离开它们就只有形式美的意义。毛主席指出具有艺术美的作品“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2]884邓小平也说,文艺作品“只要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4]181-185可见,他们都认识到文艺兼有真善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
    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指出了文艺为何人的问题。在与蔡特金的谈话中,列宁提出文艺应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5]他还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文学应“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口号。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题,更是关于文艺为何人和怎样为的问题。
    (四)文艺生态论
    所谓文艺生态论,是指文艺内部与外部的生态关系。它既有文艺与道德、法律、政治、宗教等的关系,也有文艺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文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文艺的外部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列宁把政治视为经济的集中体现,并高度赞扬鲍狄埃的《国际歌》等对革命的鼓舞作用。普列汉诺夫认为,政治直接反映经济的利益要求,并将其传达至上层建筑的其他意识形态中。马恩盛赞英国工人运动中的诗歌和德国的社会主义诗人,希望作家能够描写“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6]。毛泽东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看法,更是为大家所熟识的。可是,并非所有文艺作品都可以服务于政治,并包含有政治内容或政治倾向。故而,邓小平放弃“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同时又指出“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7]。这一表述更合乎文艺的整体情况。文艺与政治虽联系密切,却又相对独立,文艺需要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文艺的内部关系中也很重要。内容决定形式,并受制于形式。二者虽隶属不同的范畴,实质上却是统一的。在延安,毛主席曾高度赞扬新内容的传统秧歌,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瞿秋白、鲁迅也都说过,旧形式可以展现新内容。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看到文艺作品中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联系,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对它们关系的理解也是辨证的。于是,他们提出文艺的内容与形式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生态,为文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培养消费,消费又会促进生产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文艺产品及其消费的关系。众所周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四个环节。在资本主义社会,文艺生产是商品的生产,是为消费而生产的。资本主义时代的作家,既是生产劳动者,又是非生产劳动者,唯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消除这种身份的二重性。因而,在我国现有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下,作家、文艺家这种身份的二重性仍然存在。然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应培养消费、引导消费。优秀的文艺家也不断要以自己的高质量的、甚至带有先锋性的作品去培养和引导消费。
    (五)文艺发展论
    文艺发展论是指文艺的起源,文艺发展的种种形态和规律。文艺起源于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普遍共识。劳动一方面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也发展了人的各种器官,增进了彼此间的交往,从而在劳动中诞生了岩画、歌谣、舞蹈、神话等最初的艺术形式。
    在文艺的发展进程中,内容与形式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形态,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马克思指出文艺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8]例如,建安文学的繁荣见于世积乱离的年代,“五四”新文学突起于军阀混战、南北未能统一之时。
    此外,在批判继承传统和借鉴外国文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文艺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普列汉诺夫认为,在文学方面,后进国家往往学习先进国家,反之则不然。例如,非洲文学常常学习欧洲文学,而欧洲文学则不会借鉴非洲文学。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试图在空地上建设无产阶级新文化的观点,因对传统的全面否定,曾遭到列宁的严厉批评。列宁再三强调,唯有基于批判继承人类全部文化,才可能建设新的无产阶级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对这一规律都做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六)文艺批评论
    文艺批评论涉及文艺接受过程的鉴赏、解读和评论。对文艺评论的重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点。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曾读过的大量文艺作品并撰写过评论。如马恩对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的评论,对歌德、席勒的评论,对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的评论等。列宁也有对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作品的评论。毛泽东对唐诗宋词、对《水浒传》和《红楼梦》、对鲁迅作品都有十分透彻的论述。这些评论既是他们自身对作品的艺术鉴赏,也是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深刻分析。恩格斯所提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毛泽东所提出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胡乔木所提出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事实上都蕴含了真善美的因素。思想与政治标准有时代与阶级的差别,这一点很好理解,那么审美标准呢?在《生活与美学》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俄罗斯贵族以女性的苍白纤弱为美,而乡下的农民则以女性的红润健壮为美,这说明不同阶级的审美标准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别,但这是否符合规律,仍需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