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影子论元的句法效应及其认知解释(4)

http://www.newdu.com 2018-09-12 《汉语学习》 施春宏 参加讨论

    二、汉语动结式论元结构中影子论元的句法表现
    上文主要是与英语句法结构相对照而简单涉及了汉语句法系统(尤其是动补结构)中某些句法表现。其实,与影子论元显隐相关的汉语构式,最为鲜明的句法效应则体现于动结式的整合过程及其相关句法表现中。通过动结式在不同语言中句法表达方式的比较能够非常清楚地凸显“语言大同大不同”的特征。下面通过与一般论元的句法表现对比,来分析影子论元在汉语动结式整合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句法效应。
    现代汉语采取“合用式”(即动结式VR)来表达相关内容。由于动词和补足成分整合在一起出现,因此,如果动词的宾论元一定要出现时,就需要根据V和R之间的语义关系来重新安排相关论元的句法配置。本文讨论的动结式只限于比较典型的一类⑥:即 (二价述语动词+一价补语动词)。具体来说就是下面这两种类型(这里只考虑基础句式,暂不考虑“把”字句、“被”字句等标记度比较高的句式)。例如:
    (12)a.妈妈洗被子洗累了(←妈妈洗被子+妈妈累了)
    b.孩子读这种故事读傻了(←孩子读这种故事+孩子傻了)
    c.小姑娘抄课文抄哭了(←小姑娘抄课文+小姑娘哭了)
    (13)a.他摔坏了闹钟(←他摔闹钟+闹钟坏了)
    b.我们踢爆了足球(←我们踢足球+足球爆了)
    c.老大爷修好了自行车(←老大爷修自行车+自行车好了)
    这两个动结式次类的语义结构关系及其句法表现呈互补状态,学界几乎没有争议。在此分别以例(12)a和(13)a为例说明。例(12)a中V和R的主体论元(“妈妈”)同指,两者整合后提到动结式之前;V的客体论元(“被子”)和R的主体论元(“妈妈”)不同指,R的主体论元不能在动结式之后,但可用拷贝动词提升至动结式之前,此时整个构式只能形成动词拷贝句及其相关句法表达。这样既能有效安排底层结构提升上的论元,又能保持主动的表达关系。例(13)a中V的主体论元(“他”)和R的主体论元(“闹钟”)不同指,两者不能整合,V的主体论元前置于动结式;而V的客体论元和R的主体论元(“闹钟”)同指,两者整合后的高层论元后置于动结式(即R的主体论元不能在动结式之前),此时只能形成主谓宾句及其相关句法表达。也即两者之间存在如下互补关系。例如:
    (14)a.妈妈洗被子洗累了
    *b.他摔闹钟摔坏了
    (15)*a.妈妈洗累了被子
    b.他摔坏了闹钟
    而且在现代汉语句法系统⑦中,上述两个动结式次类都不能用“隔开式”。例如:
    *(16)a.妈妈洗被子累了
    b.他摔闹钟坏了
    然而,在汉语动结式系统中,如果述语动词宾论元是影子论元,那么例(12)中的语义结构关系还可以同时兼有例(13)的句法表现。例如:
    (17)a.喝醉:他喝酒+他醉了→他喝醉了酒/他喝酒喝醉了
    b.吃饱:我吃饭+我饱了→我吃饱了饭/?我吃饭吃饱了
    这显然不合常规,但都是可接受的表达。如果不用影子论元,则只能形成动词拷贝句的表达,即只能出现例(12)的句法表现,这就又合乎常规了。例如:
    (18)a.喝醉:他喝二锅头+他醉了→*他喝醉了二锅头/他喝二锅头喝醉了
    b.吃饱:我吃红米饭+我饱了→*我吃饱了红米饭/我吃红米饭吃饱了
    然而,并非所有的影子论元参与的句法结构都有完全相同的句法表现。例如:
    ?(19)a读累了书~他读书读累了
    b.孩子写困了字~孩子写字写困了
    例(18)、(19)的句法表现跟非影子论元构成的句子基本一致,并未显示出影子论元的句法效应。原因在于,如果影子论元后置于动结式,还得看该论元对补语动词是否也具有“影子论元”的性质。例(17)在中性语境中,由于“醉”语义蕴含了“酒”,“饱”语义蕴含了“饭”⑧,因此“喝醉了酒”和“喝醉了”、“吃饱了饭”和“吃饱了”语义信息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例(19)中,“累”并不语义蕴含“书”,“困”并不语义蕴含“字”,尽管“读累、写困”中的述语动词语义蕴含了该影子论元。当补语动词不能蕴含述语动词的影子论元,而且该论元又跟补语动词的任何论元都不同指时,该论元就不能出现在动结式的后面,因为动结式之后的论元一定要跟补语动词有语义上的关联。其实,即便是具有双重语义蕴含的影子论元可以在动结式之后,其句法表现仍相当受限,不大能用“把”提前。例如:
    (20)a.他喝醉了酒→?? 他把酒喝醉了
    b.我吃饱了饭→?? 我把饭吃饱了
    可见,具有双重语义蕴含的影子论元不能产生本来就可以出现在动结式之后的一般论元所具有的其他句法效应。然而,例(20)的可接受度似乎又比下面这样的句子要略高一些。例如:
    (21)*a.他把书读累了
    *b.孩子把字写困了
    可见,正因为有双重语义蕴含关系,影子论元可以部分实现一般论元的任何句法表现。而如果用非影子论元来替换影子论元,则跟一般论元的句法表现没有实质性区别。例如:
    (22)a.老王喝二锅头+他醉了→老王喝二锅头喝醉了
    b.(一杯)二锅头(就)喝醉了老王⑨
    c.(一杯)二锅头(就)把老王喝醉了
    d.老王被(一杯)二锅头喝醉了
    (23)a.孩子读这种故事书+孩子傻了→孩子读这种故事书读傻了
    b.这种故事书读傻了孩子
    c.这种故事书把孩子读傻了
    d.孩子被这种故事书读傻了
    跟例(22)、(23)相关的两个句式群的句法表现完全平行,可见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也是一致的。而类似这两个句式群的表达,在英语句法系统中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动词拷贝句、“把”字句等句法表达,更是汉语“大不同”的体现。不同的句法生成机制形成了不同的语序类型。
    由此可见,影子论元在动词拷贝句及相关句式的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跟一般宾论元并不完全一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